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1版:人文

百张魔术票和管乐票几小时抢光 读者提建议:

剧院设“钱报读者专区” 把这个活动做成品牌

  本报讯 仅几个小时,15日浙江儿艺中心的杜林森“魔幻之夜”专场和17日杭州剧院的德国青年管乐爱乐乐团音乐会的百张门票名额,就被热情的钱报读者一抢而空,稍迟点打进本报96068热线的读者,纷纷遗憾而归。今天开始,读者凭我们的确认短信就可领票了!

  跟着钱报看演出!在这个气温迅速转凉的秋季,这个口号,依然延续着“我的音乐我的团”的超高热度。在本报秋季公益演出系列中,因为有了“文化为读者服务”这个宗旨,我们的读者用行动表达了对“跟着钱报看演出”的热情,以及他们对于接触感受文化艺术的渴求。

  不少人在电话里感叹“钱报组织这样的活动太好了!”他们纷纷表示,这次的魔术晚会和管乐演奏,不仅给了孩子们一个熏陶和学习的好机会,也将为音乐爱好者办自己的铜管乐队上精彩一课。通过热线,读者们为本报新栏目“跟着钱报看演出”提建议的劲头与观看的渴望同样高涨——有人建议,这次的管乐是否可以演奏一些红歌,这样就能够和国庆的热烈气氛相得益彰;有人建议,钱报以后多开展一些小型的演唱会、钢琴演奏会等活动;有人还建议设立一个固定的民间评论团,每次演出之后大家畅所欲言,把公益活动改进得更好……最有意思的是,有读者建议在剧院或音乐厅设立一个“钱报读者专区”。

  “跟着钱报看演出,你们这个概念很好,最好能够固定下来,把这个公益系列打造成杭州媒体的一个公益品牌,让大家慢慢都知道:跟着钱报,就有演出看。”年轻读者马兴杭谈起他的点子就来劲了:“我觉得,你们可以找一家或几家剧院长期合作,在观众席里专门开辟一个‘钱报读者专区’。这个专区的座椅可以套上你们钱报的LOGO颜色,写上‘跟着钱报看演出’,这样就比较醒目。”

  小学音乐教师柳彬扬则希望能把领票的门槛抬高点,不要任何人打个电话就能领到票。“如果票来得太容易就不懂得珍惜,迟到、聊天、吃零食,更有人会把低幼儿童带进场哭闹,极大影响氛围。建议你们多呼吁那些不大接触艺术的人,进现要保持安静,这对台上的艺术家和台下的其他观众都是一种尊重。”读者吴计超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建议,“跟着钱报看演出”活动可以办一个年卡,适当收点费,比如一年一两百块钱,可以看多场,选择自己喜欢的看。

  而魏国珍先生则强调一定要互动。“钱报公益系列如果长期搞下去的话,完全可以组织起一个俱乐部,让一批稳定的喜爱舞台艺术、有起码的修养和素质的人参加进来。在每场演出结束时,这些人作为民间评论团成员,在现场留一下,开个小座谈会,谈谈感想、提提建议。”

  “我的孩子在学钢琴,刚刚在北京比赛得了第二名,这次很高兴钱报给了孩子一个去听德国管乐的机会。”省级医院的医生方美玉提出,“能否除公益演出之外,再办一些小规模的讲座送到社区、学校?让大家有些基础知识后再进剧场去欣赏。”

  龚勤茵女士告诉记者,她儿子一直很喜欢魔术,今年暑假在少年宫魔术班学习过,这次很想向魔术大师杜林森学几手,这样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就可以露一手了。“不知道杜老师能不能在‘魔幻之夜’上给大家揭秘一两个小魔术?”记者将龚女士的这个希望反馈给杜林森,他表示,一定会现场教大家一个小魔术,回家去能够变给亲友看。对于让小观众上台互动表演,他说会认真考虑一下怎么在演出中加入这个环节。

  本报记者 屠晨昕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剧院设“钱报读者专区” 把这个活动做成品牌 本报记者-屠晨昕-文艺新闻部-钱江晚报 2009-10-14 nw.D1000FFN_20091014_5-d0001 2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