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方领导,他关注哪些民生问题,哪些民生人物?江东区委书记暨军民作了回答
区委书记和他心中最美的人
本报通讯员 张绘薇 本报记者 周皓亮 本报见习记者 倪王镇
举凡心有报国志者,民生必是其心之所系。而关注民生,必要关注民生中的那些焦点人物。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如区委书记,他们关注的是哪些焦点人物呢?
日前,记者在对江东区委书记暨军民作采访时,说起这些,暨书记显得十分坦诚,并流露出几分激动。说经济和说民生时,表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经济时,嘴里蹦出来的是一串串的数字,脸上挂着自豪。说到民生,他用几段故事,加一番议论,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个可亲可敬的人物,脸上漾着兴奋。说到激动处,他用手指不断敲击桌面,接连感叹道:“这样的精神,是多么的美。心灵的美,才是最美!”
那么他们究竟是谁?为什么能够在阅人无数的书记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赠之以“最美”的褒奖?
近日,记者走近了他们……
让老人舒适地养老
让暨书记印象深刻的民生人物之一便是“放心院长”董雅琴。“放心院长”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江东区是一个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区域,老龄化比例达到12.73%。据不完全统计,空巢老人就占到了三分之二。暨军民一直在想的是:找到一种养老模式,能让老人们安心快乐地养老;儿女也就能放心工作生活。2007年,江东区推行每个街道配置50个养老床位的措施。董雅琴主动找到了东胜街道的王书记,说:“这件事就让我来办吧,我能提供更多的床位。”
董雅琴当时是东胜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该公司之前招标宁波市一枝黄花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功,防控经验在全市推广;公司在保国寺开展的白蚁防治工作更是获得了国际业界的高度认可。
在她和街道提出这个申请后,江东区反复考核比较,最后决定由政府出资,依托东胜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多样的服务项目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建一座公办民营的养老院。具体事务就由董雅琴来操办。
经过一年多的筹办,宁波市江东嘉和颐养院在今年9月份正式开业。这是一座能够容纳284名老人,环境整洁、管理精细的现代化养老院。
董雅琴介绍说,颐养院最大的创新点在于集“集中养老”与“居家养老”功能于一体。颐养院和东胜物业两块牌子一个班子,有后者做服务支持,无论是餐饮、保洁还是家政工作都做得非常专业。而且,颐养院作为一个企业实体,能够在众多的服务项目找到盈利点,这也不同于其他完全由政府埋单的居家养老模式。
书记评点:很多所谓的民营养老机构志不在养老,董雅琴经营的嘉和颐养院既能真心从事养老事业,又能找到利润平衡点,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
从中层干部到社区民警
暨书记和社区民警童建华只见过一次面,然而后者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念念不忘。
记者找到童建华时,童建华说他最开心的是“小区里的居民几乎都认识我,家里有了喜事,也会给我送包喜糖,请我喝酒。”
这种感情是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建立起来的。就在记者来的前两天,凌晨三点多,他正在家中酣睡,突然有居民打来电话,反映隔壁洗浴店排放的油烟熏得他们睡不着。
按理说,排放油烟不属民警管辖范围,但童警官还是去了。他告诉记者说,如果不管,可能会引起一起大的治安纠纷。“只有先服务好,才有可能管理好。”他马上穿衣服赶到现场。等事情解决完,已经是凌晨五、六点了。
您可能想不到,在做社区片警这个基层民警前,童警官曾是江东区公安分局的中层干部呢。那么他为什么要“倒”着来呢?促使他下基层的原因很与众不同:“因为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民警付出那么多,群众却始终不认可,甚至还很不满。”
2008年,江东区开始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童警官趁机一头“扎”进了丹凤社区。他暗下决心:既然来了,就要做出点成绩!
白天在社区只能见到老人和孩子,童警官说建立了“丹凤社区论坛”,在网上跟上班一族聊天,掌握情况。久而久之,大家熟络了,家长理短的都喜欢告诉他。信息源多了,工作自然就更加主动。短短几年里,小区里发生的治安纠纷数量从之前的每年100多起,下降到30多起。2008年,小区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省市很多公安机关纷纷来社区取经学艺。
“不知道书记怎么就记住我了呢。”童警官说起这个很谦虚。原来,暨书记只和童警官打过一次交道。去年8月份,暨书记来社区调研过社区民警专职化工作,见了童一面,以后两人再也没有接触过。然而暨书记却记住了这位扎根社区的童警官。宁波市公安局一位领导曾告诉童警官,有一天,他邂逅了暨书记,书记向这位上司好好夸了他一顿。
书记点评:正因为有像童警官这样一批热心于社区工作的人,江东的民生工程以及警民关系才会和谐。
她是最美的城管老义工
杨美君已经70高龄了,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老百姓。不过暨书记说起她来时,神情激动,用了“最美”这个形容词来表达对她的敬佩之情。
市民们可以在每天上午8点,在曙光菜场见到这位“最美”的老人。她就是惊驾社区的杨美君。自从今年3月份担任社区城管义工队长后,杨阿姨除了国庆节休息了五天,再热的天,下再大的雨,她都坚持到岗。
社区朱智明主任说,杨阿姨可认真了,即使轮到他值班,杨阿姨也要来查岗。
城管义工刚开始时,居民们不是很理解,有的还说风凉话,认为是“应付领导检查装装样子”,无证摊贩们也不配合。可几个月过去了,义工们的行动始终雷打不动,市民们开始服气了。
慢慢的,曙光菜场附近一带的卫生好了,偷窃自行车、电瓶车的现象消失了。很多年轻人也都开始遵守秩序,不乱停车,不乱丢垃圾。
不过,怀疑始终没有停止过。有一次,一位熟人问杨阿姨:“你们连块肥皂也不发?”杨阿姨笑笑说:“念佛念一世,不如桥头石板铺一次。我们就是想对这个社会多作些贡献。”
今年8月底,杨阿姨还写了封信,希望政府能够号召下,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城管义工的队伍中来,共同维护城区的形象。暨军民因此知道了杨阿姨这个人,她的热心和坚持令书记动容。
9月14日,暨军民对杨阿姨的来信进行了批示。暨军民写道:“一方面向杨美君同志等城管义工表示感谢;另一方面,研究如何打造城管义工品牌,动员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城市管理志愿者队伍。”
书记点评:管理的盲点变成了文明的亮点。这种精神,是多么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