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人文·文娱

走读浙江非遗活动来到湖州

传承湖笔的年轻人不足十人

  本报湖州专电 厂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貌,仿佛时光的巨轮还未曾从这里滚过。笔工们静静地坐在窗前,埋头干着择笔或洗盆的活计。他们手中的工具,或是一个水盆,或是一把牛角梳,简单到极致。

  前天,由《江南》杂志社组织的“走读江南”专家团来到湖州善琏镇,走进了著名的“湖笔之乡”。

  善琏镇的制笔业已有2000多年历史,湖笔工艺精湛,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但如今,这个曾令善琏人骄傲的产业,却走向了没落的边缘。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就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眼前工厂里黯淡的状态,却令专家们唏嘘不已。

  “目前善琏整个制笔行业从业者仅有一千多人,而四十岁以下的不足十人,制作湖笔很苦,现在很多人都不愿从事这一行。”善琏湖笔厂副厂长李金才说,“好的原料越来越少,像制作狼毫要用黄鼠狼的毛,可现在环境变了,连黄鼠狼都退化了。原料的价格昂贵,由于销量缩小及同行的恶性竞争,湖笔的价格一直上不去。”现在的湖笔厂只能说是惨淡经营。

  45岁的王晓华是一个入行已28年的熟练笔工。她每天要坐在水盆前面10个小时,按件计酬,一个月下来,收入是1300至1400元。“冬天,长时间浸在水里,手都是要被泡烂的。”王晓华的母亲原来也是笔工,她传承了母亲的衣钵,可到了她这代,说什么也不舍得把孩子再带进笔工这个行当了。

  本报记者 王湛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a0011 传承湖笔的年轻人不足十人 2009-11-14 nw.D1000FFN_20091114_4-a0011 2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