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h0001版:杭州新闻

杭州丁桥的长虹路、丁群街、环丁路,去年才建成,如今已破损不堪无法通车——

三条主干道,一堆“豆腐渣”

  本报记者 李阳阳 本报见习记者 陈淳戈

  

  

  好好的路修了还没多久,就东一块西一块到处破损。家住杭州丁桥的杜师傅说:丁桥长虹路很多地方柏油路面都毁掉了,柏油、沙石的碎块堆在路边,机动车和行人都已经无法从主车道通行了,附近居民都称它为“豆腐渣马路”。

  路面破损,如同经历了地震一般

  杜师傅说的 “豆腐渣马路”一共有三条:长虹路(丁群街和明珠街之间的路段)、丁群街、环丁路。

  记者先来到了长虹路,破损路面大约有100多米长,如同经历了地震一般,地面沉降此起彼伏,拱起处最高约四五十厘米厚。因为路面坑坑洼洼,一条双车道的路段已经被用护栏围了起来,只有自行车和电动车能勉强颠簸通过。

  再看看边上的丁群街,200多米长的双车道路面上,几乎每隔两米就有一个面积超过5平方米、深度约十几厘米的水坑,里面的泥土已经裸露出来。

  如果说这两条路还不算严重,与丁群街平行的环丁路破得更厉害。在一个路口,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落差超过30厘米,再往西,路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个超过10平方米、深约2米的空洞。现场有工人正在往里面填埋沙石。

  去年才通车的新路,如今已修了5次

  因为路面太破,所以经过丁群街的车子都会“跳舞”,必须要走S形,否则一不小心掉进水坑就糟了。

  家住丁桥景园北苑的陈大姐告诉记者,丁群街从过年到现在已经修了5次了,补丁是打了又打,可每次都是修完没几天就又出问题。长虹路也是,刚挖没多久又要修,本来途经这里的公交车都因为这更改了路线。

  陈大姐说,这几条路本来都是附近居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现在天天修,给生活不知增添了多少麻烦。“接送孩子只能骑自行车,有车都开不了。”

  记者乘坐的三轮车的车夫也开玩笑地说,快把裤腿卷起来,我们马上要过丁群街了!

  因为长虹路、丁群街、环丁路周围都是新开发的小区,每天经过这里有不少各种大型工程车;一些小区已有不少业主入驻,所以还有不少私家车。现在因为路面破损,3条路的一些路段都已经被围栏围了起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已经完全混在一起,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还有行人都要挤在一起。

  让居民最担心的是,3条路已经投入使用,红绿灯都是正常使用,很多不熟悉附近路段的司机,很容易直接就冲进这些破损路面,常常发生一些小的交通事故,曾经有小车就陷进过水坑。

  这几条路都是2009年建成通车的,所以居民们实在想不通,新修的路怎么这么不耐用?是不是偷工减料的“豆腐渣路”?

  陈大姐说:路基没有打好,底下的软土没有挖掉,导致路底不实。

  在现场,记者用手掌丈量了一下现场路面的柏油碎块,这几条马路的柏油厚度都不超过10厘米。附近一个工地的包工头陈师傅说自己做工程做了很多年了,据他了解,城市马路建造规定柏油路面的柏油厚度至少要在20~30厘米。

  还有居民说,这些路段的地下管道施工也不大合理,一下雨就积水,水排不出去也导致了路面损伤,造成这些路段修了再修。

  建设部门承认有问题,镇政府拒绝接管3条路

  昨天下午,记者带着居民的这些疑问找到了丁桥镇建设办,工作人员称镇政府目前只负责3条马路的保洁工作,路还没有被移交给镇政府,具体情况要问建设单位丁桥大型居民区建设指挥部。

  记者又找到了指挥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接受采访,他首先强调,这3条路都已经过了验收才通车的,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但他也承认这3条干道出现了大面积沉降和软土。他解释说,这本身与丁桥一带的土质有关,这3条干道原来都是农田,地下土质相对松软。再加上附近属于新建区,来往的工程车辆很多,长时间的碾压,也造成了路面的破损现状。

  被反复追问多次后,这位工作人员勉强说:“我们也承认,施工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但他坚决否认居民所说的“偷工减料”。最后,他表示,“明天我们会召开相关单位会议,争取在本周末修好。”

  然而,丁桥镇镇长范国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镇政府之所以一直没有接管这3条路,就是认为路的质量有问题。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 h0001 三条主干道,一堆“豆腐渣” 2010-05-25 nw.D1000FFN_20100525_2-h0001 2 2010年05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