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14版:人文·科学

首届世界月球会议在京召开,我国报告“嫦娥三步走”

将采集月壤返回地球

  首届世界月球会议昨日在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国航天局代表、航天企业决策者、国际月球探测项目专家等出席本次会议,就科学与探索、生命科学、载人月球—火星探测、生命保障等议题进行研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在其报告中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的进展状况:迄今一期工程已经圆满完成,二期工程正在实施,三期工程正在论证。

  嫦娥一期已圆满完成 探测数据正在分析

  于登云回顾,探月一期工程,又称绕月探测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从立项到首飞成功,用时仅33个月,对于高风险的星空探测领域而言,这样短的时间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

  继获取标志着探月一期工程圆满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后,“嫦娥一号”又完成了一系列在轨实验等扩展任务,“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期间,发回了超过1个GB的科学探测数据,于登云透露,中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未来有望发布更多的科研成果。

  探月二期实施“软着陆” 关键技术还需突破

  于登云介绍,探月二期工程将包含三次任务,分别是“嫦娥二号”卫星轨道探测任务和“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与月面巡视探测任务。在“嫦娥一号”的基础上,“嫦娥二号”更换了部分科学探测载荷,并为后续任务的关键技术进行在轨验证,为“软着陆”和更远的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基础。

  于登云透露,“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任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制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升空站,突破月球“软着陆”自动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形成月球“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并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形成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的功能方法,为后续功能服务。“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的核心任务是实现月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其大致组成包括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的探测器系统,发射场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

  针对“软着陆”与月面巡视两大任务,目前我国还需突破动力下降的GNC、“软着陆”缓冲支架、变推力发动机和月面环境适用性,以及月面感知、路径规划与控制、月面巡视地面遥控操作等关键技术。

  探月三期正在论证 为载人登月奠定基础

  于登云介绍,探月三期工程正在论证,其核心是完成无人月球表面采样返回,具体而言,着陆到月面后将进行撞取和采取两种方式的采样,然后通过上升、月地转移和高速载人返回等一系列过程,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详细的实验分析。

  于登云说,科学上探月三期工程,将深化对月壤、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技术上探月三期工程将突破月面采样与风动技术、月面起飞上升技术、地球大气缓和技术等探测器系统关键技术,以及具有更大运载能力、全新无毒燃料的液体运载火箭技术。

  于登云表示,通过探月工程的实施,中国将掌握一系列探月关键技术,建立地面设施,培养人才队伍,为载人登月奠定一定的基础。


钱江晚报 人文·科学 c0014 将采集月壤返回地球 2010-06-01 nw.D1000FFN_20100601_2-c0014 2 2010年06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