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h0012版:一周阅读

尘封六十载,《联大八年》首次完整再版,再现知名教授鲜活形象

金岳霖常年戴帽 冯友兰善于理财

  本报记者 王湛 通讯员 韩煦

  闻一多、费孝通、冯友兰、华罗庚、金岳霖……能够同时拥有这些大教授的高校,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西南联大因此成为难以复制的传奇。1946年由该校师生共同编撰的《联大八年》,时隔60余年首次再版,讲述起这所中国“最牛大学”的“第一手往事”。

  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由迁入云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所大学组成的。因为拥有一批中国顶级大学的顶尖教授,而被视为中国“最牛大学”。《联大八年》出版在该校解散后不久,由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出版,闻一多题写了该书书名。

  60多年前的1946年,联大宣告结束。在危机重重、国共内战一触即发的大背景下,为了让其他院校及社会人士了解母校的坎坷经历,西南联大除夕社一群同学,四处筹集资金,向人约稿,历尽艰辛,终于使该书由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发行。从这个角度看,《联大八年》是唯一由当年的学生自行编撰出版的一部联大文献,与近些年出版的林林总总的联大著述相比,其珍贵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该书内容极其丰富,涉及联大校史上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如倒孔运动、五四纪念活动、“一二·一”运动等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其中五四纪念活动极富戏剧色彩,却罕为人知。

  另外,书里还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写了许多战时高校特有的生活,如跑警报、从军、译训等,当然也有现今听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的衣食住行之类“片断的回忆”。该书有一篇《联大教授》,由学生写眼中的教授,极其真实地勾画出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鲜为人知的真性情。

  这些教授走着坐着、笑着骂着,支持或反对,学问或者政治,都在学生的面前一一展现。虽是联大教授的小传,但却是极有趣也是极好的人物小传,里面的人物以细节示人,使人的形象一下子就出来了。写这些教授小传的多为学生,有的言辞很激烈,有的还用不断的反问,有的很冷静,有的很幽默,不但语言风格不同,而且里面人物风格和政治观点也不同(他们居然都能很好地相处)。还让人有点感慨的是,这些“同学”所写的教授,有的还是当权的人士,嬉笑怒骂,居然全无“害怕”。

  ●60多年前的学生这样写老师

  

  闻一多先生

  他的课最叫座,没有一门课不挤拥。闻先生近年来眼见着国家的危亡,曾以一个纯洁的诗人的心情,作过大声疾呼。闻先生在抗战声中,一直是留着胡子的,到胜利时才剃去。

  

  金岳霖先生

  清华哲学系主任及创办人。他的“知识论”已经有了国际的声誉。头发将近全白,终身未娶。金先生因为眼睛的缘故,帽子终年不脱,一副眼镜一白一黑。金先生常劝同学念哲学不必读哲学,多读读小说就可以了。

  

  华罗庚先生

  知名的自学数学家,一腿失健,走起路来右腿总是在画圆弧。研究代数,尤长于数论。先生对事实很关心,在“五四”前夕的科学晚会他曾高呼:“科学的基本应该建立在民主之上。”有一次临大考,同学们都很紧张,华先生走上讲台说了一句:不考了,今天却要上一堂课。结果皆大欢喜。华先生现在还很用功,不过也有人说华先生的论文材料太粗疏。

  

  吴大猷先生

  假定说联大物理系教授都比较瘦的话,那么吴先生无疑是个例外,当他穿着一件较小的长袍来上课时,那件长袍简直就是鼓足了气的气袋。他讲课的特点是说得快,写得快,擦得快,新手迟钝者,实在颇有些望洋兴叹之感。下课钟响了,吴先生总是继续守住岗位,孜孜不休,每每延伸到下一堂钟声响了为止。吴先生据说是物理系最渊博的一位,正因如此他即将与华罗庚先生远渡重洋一探原子弹的秘密。

  

  冯友兰先生

  据说冯先生很善于理财。根据冯先生最近几年的行动,有很多人以为冯先生由“风流”而转变为“现实”,由“为无为”而转变到“为有为”了。假若说太虚是“政治和尚”,那么冯先生可以成为“政治哲学家”了。

  

  摘自《联大教授》


钱江晚报 一周阅读 h0012 金岳霖常年戴帽 冯友兰善于理财 2010-07-09 nw.D1000FFN_20100709_2-h0012 2 2010年07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