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时评

老迟的“测验” 与当今的“加分”

  戎国强 本报首席评论员

  历史像一个迷宫,从一个门里出来,绕了几圈,又从另一个门里走进了原来的房间。昨天“浙江之声”来小区放露天电影《高考1977》,看完后恍然复惘然。

  老迟(孙海英饰演)是东北某农场三分场革命委员会主任,平时爱把革委会大印拴在裤腰带上。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中止了10年之久的高考,农场知青沸腾了。可是老迟感到很失落。在此之前,实行的是“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像老迟这样的基层干部,包括工厂、人民公社及生产大队的领导,有权决定让谁或不让谁上大学。“工农兵大学生”这个称呼背后是出身歧视,出身于“黑五类”家庭的青年,基本上没有可能被推荐上大学。无数像老迟这样的基层干部,牢牢地把住了这个“政策关”。恢复高考,意味着推荐权、把关权的失落,于是老迟宣布,三分场想参加高考的知青,先要参加一个“测验”,通过分场“测验”才能报名参加高考;这激起了知青的不满,有的甚至绝食抗议。

  老迟发明的“测验”,叫人想起了现在的“加分腐败”。表面看起来两者没有相似之处,但骨子里是一回事:都是权力垄断社会资源,人为造成不平等,不公平。“测验”是用裤腰带上的大红印章剥夺一部分人的学习机会而给予另一部分人学习机会;“加分”是凭借权力攫取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变相地、间接地,更隐蔽地剥夺他人的权利。田径场上100米赛跑,有人可以提前若干秒钟起跑,只有在荒诞小说里才会出现。从老迟的“测验”到现在的“加分”,30年轮回,我们的高考,我们的教育,再次沦为一出荒诞剧,让每一个有自尊心的中国人感到倍受羞辱。

  除了“加分腐败”,还有两个因素造成了教育不公,一是分配不公,相当多的底层民众相对贫困,对教育的购买力很弱;而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紧缺,教育服务的价格大幅上涨,让寒门学子望大学校门而绝望。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种高论:谁读大学不是读?只要有人在读大学,不会影响国家发展。

  且不说这样的“发展”把“民众”和“国家”割裂开来了,“国家”不再代表“民众”,失去了合法性,埋下了社会危机的种子;仅仅从技术角度论,一个崇尚特权,缺乏平等竞争机制的社会,社会的智力资源就不可能充分涌流。试想,教育机会、就业机会,越来越向“高身份”者,而不是向高智力者倾斜,一是必然拉低大学生群体的平均智力水平;二是必然降低大学生发奋读书、钻研学问的热情,一方面败坏社会风气,一方面降低国家科研水平,最终影响国家发展。很客气地说,现在的教育制度是在培养现代版的八旗子弟。


钱江晚报 时评 a0016 老迟的“测验” 与当今的“加分” 2010-08-22 nw.D1000FFN_20100822_5-a0016 2 2010年08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