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5版:人文·文娱

文章导航

“中国蓝”快跑的秘密

本报记者专访浙江卫视“掌门人”夏陈安

  当卫视成为江湖,两年来,霸主地位的排序全然改变。浙江卫视过去两年收视份额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湖南卫视;两年前后,广告创收达270%的跨越式增长,一路冲到前三。两年前的8月,一场为期仅22天的卫视改版之后,“中国蓝”三个字闪亮登场。如果说那时候绝大多数人看到的,还只是浙江卫视对外形象的改变。那么现在,实实在在收视率和广告数字的改变,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去审视“中国蓝”三个字背后的意义。“中国蓝”这个名字,是浙江卫视“掌门人”夏陈安,当年在频道大会上把1万块钱现金拍在桌子上,而征集来的名字。正是他身上的这份霸气和张狂,点燃了浙江卫视冲击全国的熊熊火焰。

  他是“电视CEO”——不当暴发户要当儒商 战术:先打造吸引眼球的综艺品牌,再添人文之蓝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中国蓝”两周年的研讨会上,您提到一个“生态传播”的概念,如何理解?

  夏陈安(以下简称夏):每个卫视都像是一个楼盘,有的楼盘品质很好,但它没有绿化带,楼距窄仄,开窗见墙,住在这里的业主会感到压抑。一个没有“绿化带”的卫视——没有新闻、人文节目,一味迎合市场,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自身的品质,更会迷失方向。现在浙江卫视每天的新闻时长超过200分钟,也在着力打造优秀的新闻评论和文化节目。所以“生态传播”不仅是价值观的概念,还可以上升到生态智慧,用智慧点燃人生,让电视真正做到传播人类文明。

  记:但在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也有专家提出现在的电视江湖已经生态失衡。这种失衡表现在电视从业人员自身的身心失衡,以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多少位电视捧出来的明星,后来又成了被电视所批驳的对象。

  夏:倡导生态传播是强势媒体应有的垂范。当时频道的土壤还很贫瘠,所以要先打造几个比较吸引眼球的综艺品牌,现在土壤肥沃了,再种植这种专业性的节目就能活。

  记:从目前来看,这一策略会不会对收视率有一些影响?

  夏:肯定会。比如《江南》,虽然在同时段同类节目中收视是最高的,但远不及电视剧或综艺节目。但一个只拼收视率没有文化引导的电视台就像暴发户,浙江卫视要做的是儒商。而且每个时段有不同的观众群,晚上10点半以后的观众群相对比较高端。我觉得恰恰在这一片姹紫嫣红的时候,我们能有这么一抹人文之蓝,拢聚一批观众,而且这部分高端观众对于高端客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记:会一直坚持?

  夏:我们一直在践行浙江广电集团总裁王同元提出的一个很好的理念——立志如山,行道如水。“立志如山”就是要导向如山,志向如山,信念如山,目标如山,咬定青山不放松;“行道如水”就是要解放思想,随形就势,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谋发展。

  节目行不行,关键在你怎么做。《江南》的收视率还不尽如人意,接下来我们会改版,光是名人讲座,形式感不够强,我就把它打造成人文杂志,设置不同版块,比如文化热点评论,非文化人谈文化,美文赏读等等。

  他是“绿豆鲨”——咬定目标不放的偏执狂 战术:把手榴弹都集中在一起打

  记:有员工说你是《蓝巨星与绿豆鲨》里“绿豆鲨”的原型,“绿豆鲨”屡败屡战去抓鱼,因为不服输;千方百计让自己的捕鱼公司上市,很有商业头脑;对下属严苛但也爱护,还总爱捣鼓一些稀奇古怪的小发明,你觉得呢?

  夏:哈哈,乐于接受,唯一的不同就是我没有屡战屡败。和灰太狼一样,看来绿豆鲨也有可爱的一面。

  记:包括你也常出一些怪招,比如在编播方面?

  夏:我的策略是,守正出奇。“正”,就是把握导向,注意社会责任,正面正当,不违规,不搞庸俗化;“奇”,则是出新招、怪招、险招。

  就像以《我爱记歌词》为契机,浙江卫视全国率先推出了“综艺纵贯线”的节目编排模式。一周七档综艺节目首尾相连,真正掀起了全国的综艺热潮。还有当年播《红日》,四家卫视一起播很难有优势,我就想了一招:先从20集开始播,播完再倒着播。

  记:曾有业内的一些人对你们集中播放的方法不太认同,尤其是当《喜羊羊和灰太狼》大大提升了浙江卫视全天平均收视率之后。

  夏:《亮剑》里李云龙的做法很绝,就是把手榴弹都集中在一起打。我觉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极致化,毕其功于一役,而不是分散用力。《喜羊羊》首先它是一部国产的优秀动画片,所以我们选择在节假日集中播放。当然我们也会反思,如果这样会影响到观众,那我们会根据观众的意见进行调整。

  记:《喜羊羊》吸引了一大拨“90后”、“00后”观众以及他们的家长,现在播《蓝巨星与绿豆鲨》就有了庞大的观众基础,是有预谋的?

  夏:被你发现了。《喜羊羊》播出后,我去它的动画公司考察,我觉得我们的营销团队完全有能力借鉴这个成功的模式,打造一部属于频道自己的动画片。

  他是“周扒皮”——陪员工加班的总监 战术:早上喝参汤,晚上喝咖啡喝茶提神

  记:关于加班问题,员工叫你“周扒皮”,会不高兴吗?

  夏:当“周扒皮”也不容易啊,要半夜爬起来学鸡叫,那就意味着你要比员工起得更早。我早上9点前就到单位,凌晨一两点才走,有时即便没事了也会去各个办公室转转。

  记:下属都说你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你的身体怎么撑得住,平时会去健身吗?

  夏:我妈妈每天早上3点起来,给我炖参汤喝。我每天早上喝参汤,晚上喝咖啡喝茶,不然怎么提神?最近爸爸身体不好,妈妈要照顾他没时间炖参汤了,就教我的司机怎么炖。

  记:听说浙江卫视员工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坚决不上17楼”,因为17楼是会议室,总监每天中午都会在那里给节目不合格的节目制片人进行“三堂会审”?

  夏:哈哈,赏罚分明嘛。两年来,浙江卫视先后颁发30多个“总监即时嘉奖令”,光是给到个人的嘉奖,最高的一个全年累积已经超过20万元。今年又推出了“首席制”,让专业岗位的“领头雁”和“排头兵”,成为频道首席人员,比如首席记者、首席编导、首席营销等等,平均年龄32岁。首席人员在任期内,能优先参加各类进修,每年享受一定的业务津贴。

  记:所以你最看重团队建设?

  夏:对我来说,收视率进全国前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团队有了自己的精气神。事实上任何一个成绩的取得,都不会是个人作用的结果。两年来这个团队的最大变化,就是每个人都生动起来,更敢拼了。

  记:浙江卫视花大价钱打造团队,那你自己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夏:(笑)二十几万元吧。如果一年里广告创收超标到一定程度,才能拿到50万元的重奖。

  这个总监很高调

  如今中国的卫视战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边湖南卫视橙色的火焰四面蔓延,另一边浙江卫视蓝色的狂潮汹涌席卷着收视榜单。

  在所有记者接触过的各卫视管理层中,夏陈安是最愿意与记者聊的。他会撇下手头的工作,花几个小时跟一个并不是自己员工的人说他最新的理念,最绝的谋划,并听取你的建议。

  就像没有一个卫视会像浙江卫视那样高调,每周年跑去北京请专家开研讨会,大张旗鼓搞周年庆典秀成绩。夏陈安却说,“现代媒体的竞争,就是要能说、会做。”

  他的出招无定式,也让浙江卫视打了许多漂亮仗。比如浙江卫视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综艺纵贯线”的节目编排模式。

  浙江卫视还是全国卫视中唯一一个全频道制的卫视,从综艺节目研发、制作到电视剧采购、投资,从新闻采编到广告运营,全由一个团队完成。这背后是浙江广电集团总裁王同元给的定心丸,集集团之力发展卫视,“以精英的实力创造大众文化”。

  其实,浙江卫视从提出“中国蓝”开始就遭遇效仿,但是这个色彩营销的高手好像从来不害怕竞争,安稳度过了两个春秋。我觉得他们不是没有感觉,而是他们的计划高于这种感觉,当别人开始重复打造色彩的时候,他们已经打造内容了。 

  卫视竞争逐渐白热化,夏陈安并不焦虑。他说,新一轮竞争,创意水平只是其次,操盘水平才是媒体之间的决胜真谛。

  操盘水平包括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激发团队文化和创新管理能力,这些才是媒体胜出的决定性因素,同样也是浙江卫视异军突起的实践启示。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b0015 “中国蓝”快跑的秘密 2010-08-30 nw.D1000FFN_20100830_2-b0015 2 2010年08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