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难招,年纪又大了
百年老字号“潘永泰” 弹不动棉花了
第三代掌门人潘文彪说: 现在店里以展示为主,但手艺会传给儿子
本报记者 黄敏
本报通讯员 王佳莹
“不做加工了?”昨天下午3点,王女士将一床8斤重的棉被放在了杭州河坊街113号“潘永泰”的柜台上,不甘心地再问了一句。
“现在不收了。我们年纪大了,做不动了。” 柜台里的潘文彪一脸和气,郑重回答。他伸出右手,指着门边的墙上张贴的一张告示说:“喏,我们早就贴出来了。”
这张告示上写着:“本作坊弘扬民族传统工艺,以展示为主,销售少量棉胎56,不做对外加工业务……”
王女士脸上的表情写着“失望”二字:“那怎么办呢?‘潘永泰’弹得好,弹出的棉花网线密集,松软,不会缺斤少两。”
不少和王女士类似的“老杭州”都会在今年夏末发现一个令他们沮丧的事实:有着极好口碑、深受老杭州信赖的百年老字号“潘永泰”,今年不再接受棉花加工业务。
这使得不少习惯每年将旧棉花拿去“潘永泰”弹弹新的杭州人,不得不在今年另觅他途。
繁华闹市中,“潘永泰”有些冷清
从1919年在江苏宜兴开店算起,杭州人熟悉的老字号“潘永泰”已91岁了。而河坊街的这家店是“潘永泰”第三代掌门人潘文彪在1983年买下的。
营业面积17个平方米的店面,几乎没有什么装修。除了柜台,店内放着一张平整、干净的木板床。
旁边的地上和墙壁的隔板上,堆放得满满当当的,全是雪白簇新的棉花胎,还有一些新鲜棉花。店面的最里面,是一台老式的木制弹棉机。
店铺的墙壁上,挂着好几个用镜框裱起来的大幅报纸报道,还有一些有来历的照片。
这就是在河坊街的老字号“潘永泰”,在这条杭州最繁华的展示传统文化的商业街上,棉花店与周围店铺的时尚装修、不息人流相比,显得有些冷清。
潘文彪今年75岁了,他穿着一件白色背心,对记者侃侃而谈:“我现在就是以展示为主,向国内外游客展示这门传统技艺,让他们都能了解。”
年纪大了,做不动了
说起不再接收加工的原因,潘文彪坦言:“我今年75岁了,老伴70岁了,做不动了,太辛苦。以前有个徒弟,后来可能因为娶不上媳妇,今年也不来了。其实工资也不低的,上半年2000元一个月,下半年2500一个月,再高也开不起了……”潘文彪絮叨着。
弹棉花不但是个技术活,对体力的要求也高。弹棉花用的磨盘,重达10多斤,就连摄影记者都连说“好重”。老潘则要拿着它,将蓬松的棉花压实。“这样天长日久,腰吃不消。”
对于徒弟的离开,老两口多少有些无奈。
好徒弟难寻,现在能安心守着弹棉花这门手艺的年轻人不多了。
当然,这门手艺并不会失传。潘文彪的儿子潘肃俭,将会在老潘之后,成为这门手艺的正宗掌门人。但现在,儿子的主业还是摄影。
我要守住这家店,才能对得起上一辈
“我爷爷的一生、爸爸的一生,都是做这个。我要守住这家店,才能对得起上一辈。”
潘家的棉花加工费去年是每斤5元钱,高于平均市场价3元。而且,只在周三和周日的固定时段接收生意。“如果我不这么做,这里的人就会很多,棉花都放不下。”
至今,因为守着这一爿店铺,他放弃了本可以有更高回报的出租业务。
“昨天,有个做丝绸生意的人说愿意花30万元租我的店面一年都不租呢。”潘文彪的老伴李阿姨说。
解放初期,杭州曾经有两三百家棉花店,如今知名的棉花加工店寥寥无几,百年老字号更是硕果仅存,唯此一家。为什么棉花加工店会消失得这么快?
“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的弹力棉进入国内市场,人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就用弹力棉,不用棉花胎了。”不过,令潘文彪欣慰的是人们的回归。“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棉花胎环保、透气、舒服,还是喜欢棉花胎。”
那么,喜欢弹棉花的人今年该去哪里翻新棉被呢?
潘文彪说,德胜河下和拱宸桥下有两家棉花店,大家可以去那里,“他们都有30来年的弹棉花手艺了,靠得牢的”。(感谢读者黄先生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