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h0014版:乐活

“辞职、寄居、落幕,只为寻觅一种状态”

  从2009年2月15日至2010年5月15日,湖南小伙子文皆完成了自己的“寄居计划”。455个日夜,73张陌生的床,43座城市,这是他的“成果”。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又另类的出游方式,文皆自己也说不清,“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只能说,这是自己长期以来就有的一个意愿。”

  他觉得,陌生人之于生活,是精彩的调剂,而不是危险的定时炸弹。

  他觉得,跟陌生人在一起生活会产生很多种可能性,也正是这些可能性吸引着他踏上“寄居”的旅程。

  他觉得,这就是他所希望的生活状态……

  本报通讯员 王心楠

  “没有遗憾,只有收获”

  1部山寨卡片机、2只背包、1台笔记本电脑,几千块钱,这便是文皆走南闯北的全部家当。他没有和家人提过,怕家人担心与不理解;没有女朋友,孑然一身,骨子里少了一份束缚多了一份洒脱。

  文皆在博文中这样形容自己的“寄居计划”:以中国现阶段所遭遇的严重信任危机为背景的一个基于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项目。每次出行前,他总会制定缜密的计划,然后在各大论坛发帖。“有些人很快表示支持,当然也会有人表示怀疑。”之后他再从这些感兴趣的网友里寻找愿意或者方便提供寄住的。“其实陌生人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很大。能在初识不久就把我当真正朋友看待,这种情形让人感动不已。” 

  文皆会把每一位“寄主”的姓名、生日、职业、住所和寄住时间详细地记录下来,配合图片与文字展示着自己的“寄居生活”。接纳过他的“寄主”身份各异,有大学生、富二代、城市白领,也有农民工、公司保安和普通服务员。每到一处他不一定会去当地的名胜景点游玩,更多的只是真切地去享受与陌生人在一起的生活。

  “这455天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群形色各异的朋友,经历了一场又一场从陌生到熟络的体验。没有遗憾,只有收获。”

  来过杭州两次,第一次寄住在吉他老师“二牛”的家里,“二牛”一家四口都很好客,在他们家过得很愉快。之后的一次,帮助他的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美院女学生,“我睡她房间,她去跟同学挤一张床。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出去郊游,感觉真好!”

  文皆说,但凡有人愿意接纳,他都会很感动,但是在网吧通宵上网无处可归也是常事。2009年的最后一天,由于“寄主”临时改变主意,他便独自窝在合肥的网吧,感受外面热火朝天的过节气氛。

  1980年出生的文皆,来自湖南的一个小镇。2000年考入中南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拥有一份稳定、殷实的工作。

  “不喜欢那份工作,太枯燥乏味。只要还有地方住,有口饭吃,就不想去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人适合朝九晚五地上班,有些人适合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我属于后者。”

  2007年10月,他辞去了工作,只身前往北京。先是在艺术馆待了大半年,做驻馆艺术家,期间关心的也只是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后来文皆自己租了房子,又去朋友家待了一段时间,一直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状态。“我想,去寄居,也是自己在寻找这样一种状态的过程。”历经一年零3个月的寄居之旅,文皆的体重从130斤降到了116斤,花费两三万,火车行程2万多公里,买的全是硬座或站票。“身上的旅费早已全部用尽,借钱的难度与日俱增,而与陌生人的相处却变得异常容易。”

  如今,“寄居计划”告一段落,文皆再次回到了北京。租房、找工作、赚钱、还债,这是文皆目前的主要生活。对于未来,他没有太多的规划与设想,只有一个大方向,而这个方向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Q:执行“寄居计划”之前有筹划过吗?

  A:没有太具体的筹划,我喜欢带着不确定因素去做事情,在过程中一步步成熟起来。就好像我们走一条路,有雾,看不清,但是一步一步走来,会发现很有意思,这里有一个坑,那里有一个包,如果一眼望去,一清二楚,那就会是一条非常乏味的路,想要走一趟的欲望彻底没了。寄居计划就是大雾弥漫的一条路。

  

  Q:“寄居计划”不让父母知道,是怕他们担心吗?

  A:当然,不仅家人担心,很多朋友都会担心,因为寄居的路上会有各种可能性,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我是做了最坏的打算才走出去的,只有这样,我才能释然,才能坚持走下来。

  

  Q:在寄居过程中有过“艳遇”吗?

  A:提供寄居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必然会有各种可能性,爱情只是其中的一种。

  

  Q:在旅行过程中遭到过最窘迫的事情是什么?

  A:没地方寄居没钱吃饭没钱坐车。

  

  Q:有想过现在找个女朋友过一个比较安稳的生活吗?

  A:如果有女孩子受得了我,我也受得了她,那好吧,来吧,欢迎。我不认为找个工作上班就是安稳,安稳应该是一个人有一颗坚定的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之努力奋斗,而不仅仅是看他的生活方式。有安稳的生活方式但内心不安稳的人太多了。

  

  Q:你说过“跟陌生人在一起生活会产生很多种可能性,而正是这些可能性吸引着我”。不知都有哪些可能性?

  A:正如你想象的那些可能性一样。热情、冷漠、提防、豁达、计较、郁闷、友好、爱慕、排斥、反感、厌恶、蔑视、不屑、误会……

  

  Q:你会支持别人仿效你的行为去寄居旅行吗?

  A:他们自己掂量着办,我不说什么。

  

  Q: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你的“寄居计划”吗?

  A:一次难得的体验。


钱江晚报 乐活 h0014 “辞职、寄居、落幕,只为寻觅一种状态” 2010-11-02 nw.D1000FFN_20101102_2-h0014 2 2010年11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