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一个转企改制的艺术院团—— 宁波歌舞团
跨出这一步 “悲剧”不再演
今年的9月16日,是宁波歌舞团团长邹建红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是宁波歌舞团的代表剧目《十里红妆·女儿梦》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日子。《十里红妆·女儿梦》不仅是浙江省首次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的舞剧,让邹建红觉得脸上有光的是,它还是我省首个与国家大剧院实行分账的剧目。
“三个晚上的场租是60万元,但演出收入有100万元,我们在北京的演出最后赚了几十万。”这件事虽然已经过了几个月,但邹建红说起来还是有种自豪感。
改革之初,怒冲冲的老演员指着他骂
宁波市歌舞团,是我省第一个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艺术院团。7年前,作为一个不满百人、演出收入只有几百万元的地方歌舞院团,改制成宁波市歌舞团有限公司。现在,他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改革带来的甜头: 2009年,歌舞团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突破了1900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达到6.8万元,而在改革之前,职工的年均收入一直在2万元上下徘徊。
宁波歌舞团蜕变的奥秘在哪里?邹建红对记者说:“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改制后,我们不仅要发挥新人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让改制前就已经进团的老员工觉得自己也都还是金玉,只有公司内部有和谐向上的氛围,大家干起活来才都有劲。”
对于宁波歌舞团的新人来说,按照考核制度,收入完全是按干多少拿多少来的。那么对于改制之前的那批演职员,邹建红又用什么方式来激活他们呢?
邹建红对记者说,在改制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总是有老演员冲进他的办公室,怒冲冲指着他说:“邹建红,你有没有想过,我年轻的时候,干活那么起劲,就是累趴下了,每个月也就几百块的工资。现在我们老了,你却说要干多少拿多少,你是不是要把我们对歌舞团立下的功劳一笔勾销?”
邹建红接上话:“你不觉得付出这么多拿得这么少是个悲剧吗?这个悲剧是当时的体制造成的,但现在我们可以去改变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不?难道你想让发生在你身上的悲剧,传给下一代,再传给下下一代吗?而且只要你们愿意,你们的以后将不会再是悲剧。”
所谓的“以后将不会再是悲剧”,邹建红指的是已经给这些老演员想好了转型之路。比如年纪大的跳舞吃不消了,可以转型成舞蹈教练,假如吃不消做歌舞团的舞蹈教练,可以去公司开办的舞蹈学校当老师……
现在最赚钱的,是“订制演出”
改制后,歌舞团增加的收入从哪里来?邹建红的回答是:虽然我们的名字是宁波歌舞团,但我们的重心并不是歌舞,而是打造整条演出链。换句话说,假如你的单位需要做一台演出,只要派个人告诉宁波歌舞团你的主题和立意,剩下的他们会全部搞定。7年来,歌舞团成功策划演出了两届中国国际沙雕节、第99届广交会开幕式、上海江南造船厂建厂170周年以及中国海洋文化节等数个大型文艺晚会。
此外,歌舞团还开办了声乐和舞蹈学校,与“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等合作。“演出收入变成了以前的10倍”。
虽然目前《十里红妆》还没赚钱,不过在市场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宁波歌舞团,已经嗅到了让《十里红妆》赚钱的好路子。“《十里红妆》完成巡演以后,我们打算找个人气很旺的江南景区来为它安家,这是让它发挥自身价值的最好方式。至于景区跟我们的合作方式,我想无论是出售还是合股问题都不大。”邹建红说。
将来靠什么过日子?创意!
赚钱之后,宁波歌舞团有限公司的下一个挑战又是什么?邹建红再次给记者讲了个故事。去年,上海奉贤区要办一台晚会,邀请了宁波歌舞团在内的三家公司参与竞标。邹建红敏感地意识到,对方的要求并不简单,但只要方案有独特的创意点,就能抓住这个机会。他主动与奉贤区的负责人接触,在短短3天之内设计出了一台以“崇学尚礼”为主题的晚会。果然,这个蛋糕到手了。
通过这件事,邹建红想明白了:做演出什么最重要?创意!创意才是演出的核心竞争力。宁波歌舞团想要成为全国一流的综合性演出集团,必须培养创意人才。于是,他再一次在考核制度上进了了调整,这一次的原则是创意为上。
“只有创意不断从员工中涌现出来,宁波歌舞团才会过上真正的好日子。”邹建红说。本报记者 叶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