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不是诸葛亮,语文岂能如此教
董碧辉 本报评论员
作为作家,毫无疑问是对“语文”最为敏感的群体之一。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海作家叶开了解到自己女儿的小学语文教育状况后,不禁一声叹息。他很难理解语文老师眼中的标准答案为何如此固执单一,像一个冷冰冰的立方体,把它翻一个个儿都不行。比如有道题是三国时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他女儿信心十足地填了个“孔明和庞统”,结果被告知标准答案只能是诸葛亮或者周瑜,孔明是错误的。孔明不就是诸葛亮吗?如果孔明不是诸葛亮的话,告诉我孔明是谁?
语文是门人文课程,对于人文教育,讲究的是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培养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是“艺”的范畴,可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却沦落为“术”的层次。抠字抠词抠语法,思维僵化,指向单一。奉标准答案为纶音圣旨,视不同见解如洪水猛兽。
令人莫名惊诧的岂止一个孔明不是诸葛亮?再试举两例,诗人邹静之曾为上小学的女儿支招,老师要求根据句子的意思写一句成语,问“关于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改成成语是什么?邹静之告诉女儿答案是“齐心协力”,结果老师批错,标准答案是“共同协力”;作家莫言,有次女儿将他著名作品中的一段借用写进文章中,结果老师阅卷后女儿拿给莫言看:他的作品没有一句不是病句;还有一位有名的作家王蒙,在爱孙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后,一时手痒拿起试卷做了起来,大作家也得了个不及格……我们的语文教育强悍到可以把中国的作家们集体团灭,这么个教法,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只能培养出毫无主见、毫无审美能力的机器人,培养出“合格的废品”。
不仅仅是答案一个个如同标准化的石膏像,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光线看都不行,叶开还发现语文教材虚伪、作假,不仅不能让孩子们领略到语文之美,还在不停地向他们灌输精神上的规范与标准,硬生生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上学了,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这样的文章太多。安徒生、朱自清的文章都被教材编写者篡改,为了灌输所谓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这些孩子大了以后,看到大师们的原版文章后,不知道会有何感想,会感叹原来自己被欺骗了这么久,还是会质疑大师的认识世界的能力?
“孩子就是一个易碎品,语文课把他们弄得遍体鳞伤,然后家长回家再把这些碎片,一片一片给粘起来。”幸运的是,叶开的女儿有文化修养比较高的父母,具备了“粘”的能力,可以告诉女儿什么是正确的,可以让她一边应付课堂,回到家以后仍然保持自己的主见,其他孩子呢?
在语文教育找到自己的“标准答案”之前,答案是不容乐观的。有报道说在21个国家的调查中,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在这样的教育面前,去比较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的想象力,简直就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