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本地新闻·巡城

温州民资吃下80亿元“大螃蟹”

“新36条”力助民企跨过高速公路项目只能施工不能投资的“政策门槛” 温州民间资本迅速出手,拿下湖南湖北两个项目

  本报通讯员 叶锡环 胡建国 本报驻温州记者 苗丽娜

  

  

  “这么多年,我们为业主建了不知多少公里高速路,说白了还是个施工队;如今,我们自己投资自己建,也尝尝当业主的滋味。”这是温州民企路港集团一位高管在和记者聊天时说的话。

  这句话背后意味深长:国务院在今年5月出台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之后,温州民间资本终于吃下“大螃蟹”,80个亿投向原先“政策门槛”颇高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独资建设湖南湖北两条高速路。

  省交通建设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国锋说,省内民企独资揽整条高速公路建设的,温州路港集团是第一家。温州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专家谢健的评价则是:终于打开温州民资的一条投资新通道。

  “小石匠”有大手笔:80亿元造高速

  28年前,朱国燕还只是温州瑞安的一个“小石匠”,如今却已经成为大型民企——路港集团的董事局主席。

  朱国燕心里一直有个愿望,从靠蛮力赚钱的包工头,成为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投资人。

  这句话,其下属子公司——温州交通建设集团副董事长田立新这样描述:过去,他们只负责公路、桥梁等项目的施工,国家有项目,公司就投标建设,讲来说去还是施工队;“新36条”鼓励民企投入交通基建,“以前光是施工,现在是投资和施工一起搞。两条腿走路当然比一条腿走得更稳。”

  第一次尝试在湖南,益(阳)马(迹塘)高速公路项目是湖南省重点工程,路港集团将投资44.88亿元,本月8日开工,通车后收费30年,再无偿移交当地政府。

  另一个湖北襄阳至谷城段高速公路项目月底开建,投资额35亿元。两个项目总投资近80亿。

  投资回报稳健,收费30年或能赚进50亿

  田立新估算:投资收益主要靠车辆通行收费,30年的收费权,前15年收回成本,后15年产生利润,不包括土地增值部分,综合收益可能超过50亿。

  对于这样的“投入产出比”,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评价道: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炒房投资回报稳定,政策风险相对较小。

  湖南益阳市常务副市长周再华举双手欢迎温州民资:益马高速若依靠政府投资,无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路港集团中标成为投资人,可让当地腾出有限的资金来改善民生,这一尝试,为更多温州乃至全国的民资走向,起了个示范作用。

  温州大学城民营经济研究专家谢健也说,温州民资对市场特别敏感,路港集团投资造高速,是对接“新36条”的一次有益尝试,打开了温州民资的一条投资新通道。

  朱国燕更是信心满满,既然已经跨越了民企在高速公路项目上一般只能施工不能投资的“政策门槛”,他们就将投入更多资金,集团计划未来3年或将基础设施投资板块扩充至500亿元。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巡城 a0011 温州民资吃下80亿元“大螃蟹” 2010-12-16 nw.D1000FFN_20101216_8-a0011 2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