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6版:科教

2010年度国家科技大会昨在京召开,本报北京微博播报

90岁的师昌绪87岁的王振义 拼搏一生获500万大奖

  本报记者 林丹 本报通讯员 牟琳琳 整理

  昨天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90岁高龄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代表全体获奖代表上台发言。

  浙江今年收获18个二等奖

  被誉为中国“科技奥斯卡”的国家科技大奖已进入了第11个年头,“国家科学技术奖”并不仅仅是科学界的盛事。因为,有了那些杰出的科技贡献,民众的生活正在不断得到改变。 

  本报特邀浙江省科技厅参加大会的工作人员周剑,从现场为读者们发来微博播报——

  

  8:00:上午即将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很让人期待:浙江今年获得了18个二等奖,捧回180万元奖金,其中11项是浙江为研究主体的,多数相关民生。这18个奖项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5项。 

  8:30:就要进入人民大会堂了,抓紧时间向大家汇报:相比往年,今年我省获奖的项目中,出现第一完成单位为企业的比较多。这说明,我们浙江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正在变强。

  记者插播:获得国家进步二等奖的“大功率中塑船用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是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8:45:人民大会堂里华灯绽放,鲜花吐艳,气氛庄重而热烈。

  9:00: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浙江大学继续保持科研领军优势,共有9个项目获奖,为主完成的项目有5项,继续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全国第一:北大、华中科技大学6项,第二:浙大、清华、上海交大5项)

  记者插播:这和浙江大学重视技术发明有关。浙江大学全校发明专利授权数超过1000项,排全国高校第一。这次获奖项目中,许多项目含有非常多的发明专利,特别是“面向大规模城域监控的流媒体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有授权发明专利32项;“脂溶性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的绿色合成新工艺及产业化”项目有授权发明专利14项。 

  

  9:25:这次获奖的项目中,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成果挺多。

  记者插播:比如中国水稻所为主完成“水稻重要种质创新及其应用”项目,创制了3万多份水稻遗传材料及育种资源;克隆了20多个基因;选育出6只水稻新品种。这是长期坚持研究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对提升我们国家在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9:45:一些具有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项目,也获奖啦!

  记者插播: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为主完成的“核电站密封新技术、新产品及应用”项目,制造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核密封产品,在石墨基材方面达到世界上该类指标最苛刻的法国PMUC的要求,成为世界上唯一既能生产核1级(最高等级)密封产品又能制造核1级石墨基材的国家,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和技术封锁的局面,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秦山核电站等国内所有运行核电站核1级设备中。  

  

  9:50: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为了保持会场安静,抓紧播报:浙江是医药大省,一直努力实现仿制药为主向仿创结合、自主创新药为主的转变。今年,我省在医药卫生方面获奖的项目挺多。

  记者插播:“脂溶性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的绿色合成新工艺及产业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化学-酶法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这2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的项目都是我省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上市公司(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维生素和抗生素的中间体,都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0:30:上午10时,国歌响起,大会开始。

  11:00:本次浙江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当中,以40~50岁的科研人员为主。在原始性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是中青年尖子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年才俊,快来拿500万

  国家最高科技奖可谓最有分量的奖项。每年得奖人数不超过2名,奖金高达500万元,其中50万元由获奖者个人所得,450万元由获奖人用作自主选题的科研经费。今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又是两位年逾八旬的老院士,师院士更是九十高龄了。高龄获大奖这一现象已持续多年,这更象是终生成就奖。没错,老院士是中国科技的中流砥柱,作出过杰出贡献,获500万大奖是众望所归。只是小编还有些小小失望,希望我们中青年的科学家能跟上梯队,不要让老院士们还奋战在一线查房、做实验,希望第12届颁奖,500万大奖能够被青年才俊捧走。             


钱江晚报 科教 b0016 90岁的师昌绪87岁的王振义 拼搏一生获500万大奖 2011-01-15 nw.D1000FFN_20110115_2-b0016 2 2011年01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