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本报记者 赵红燕 整理
国家发改委3月6日表示,全国将在未来五年内建设保障房3600万套。在本次两会中,保障房成了两会关注的热点。从保障房的资金渠道、如何分配以及配建比例等都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
胡葆森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该纳入保障房体系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理事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在今年两会中递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提议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胡葆森提出,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中央政府下大力气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当前保障房保障对象主要为城镇中低收入困难家庭,而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农民工”),却因缺乏必要的条件难以享受到城市提供的住房保障支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总人数为1.45亿人,其中5600万人从事制造业,2500万人从事建筑业,6400万人从事第三产业,为我国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但“农民工”普遍收入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居住条件差,而城市又未能给“农民工”提供有效保障,这也造成了近年来部分“农民工”从大城市回流,影响了城市二、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供应,不利于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为使“农民工”能够定居城市,安居乐业,促进城市化良性发展,胡葆森建议,“农民工”与市民都有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应将解决“农民工”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胡葆森认为,应扩大保障房保障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中。应制定统一政策,将在城市具有一定居住年限、稳定就业、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工”直接纳入到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中,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分配方面,享有与城市户籍居民相同的住房保障待遇。
为确保保障房建设、分配落到实处,胡葆森建议,应完善保障房法规建设,在申请审查、分配、承租、退出机制等方面建立监管流程和制度,切实搞好日常监管,对于违法占用保障房资源谋取利益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以确保有限的保障房资源发挥最大的民生效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崔永元
保障房应建在市中心,否则失去保障意义
“把保障房建在偏远的郊区是非常错误的办法,保障房就应该在市中心,否则就失去了保障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在政协小组讨论时做出以上表述。
崔永元表示,住房如果仅仅是睡觉的概念,就和山洞没有区别了,因此它应当和教育、医疗联系在一起,“现在一提保障房,就是在偏远的郊区,逼着本来收入就低的住户去买车,保障房的意义又何在?我了解到纽约、洛杉矶的保障房,它们都建在市中心,起码离地铁、公交站很近,真正实现了‘下楼就去刷盘子,刷完盘子就睡觉’。”
在谈到保障房的质量时,崔永元认为,建房子是百年大计,要有长远眼光,保障房的质量同样不能含糊,“美国、加拿大的保障房也是带花园、带游泳池的,它与商品房唯一的区别是没有产权。日本保障房的外框架质量是相当过硬的,但内装修则是按照10年到25年设计的,等有一天需要保障房的人没有那么多了,政府就可以改变原有的内装修,让保障房变成豪宅,避免资源的浪费。”
针对网友热议的“各地保障房总是违规变味儿”的情况,崔永元建议可以效仿香港“事前审核、事后惩戒”的办法来杜绝有权有钱人冒充穷人,挤占保障房配额。“如果我们的法律环境,对造假的人轻则罚款、重则坐牢,那么还有谁愿意去冒这个风险呢?住在这个房子里会像我一样天天睡不着觉!”
崔永元表示,政府不必花大力气去和商品房的开发商博弈,而应当把建好保障性住房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如果保障房能覆盖到全国80%的家庭,那么剩下20%的市场份额就可以留给开发商自由交易了,“我做过市场调查,在没有土地出让金、开发商拿到合适利润后,北京的经适房价在5000元/平方米就足够了。”
茅永红
混合配建保障房应强制达到10%
全国政协委员、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认为,应由政府制定规划,普通商品房混合配建保障房,应强制达到10%~20%,让保障性住房的居住者享受同样完善的物业管理、医疗、教育配套等服务。
茅永红认为,集中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因土地成本问题,大多位于城市的外围。道路交通、商场学校、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如配套建设到位,政府投入会很高,如配套建设不到位,居民生活不方便。同时因保障性住房是低收入人群,购买力有限,好的商场、学校、医院不愿进入,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有的还会成为居民不愿居住的保障性住房,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低收入人群集中居住,容易与其他社会群体隔离,他们被边缘化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茅永红认为,混合配建,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商品房小区具有优越的区位环境,成熟的配套设施。与在偏远地区划拨土地、集中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模式相比,在商品楼盘中配建保障性住房,居住和上学、就医等环境相对较好,减轻了政府完善配套建设的压力。
茅永红在提案中建议,推广混合配建方式应纳入政府强制性规划。政府将普通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按10%~20%的比例,混合配建保障性住房,进行强制性规划审批。
麻建国
保障房后续监管要加强
麻建国,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他表示,一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各地都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要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上就能看出来。第一是资金,各地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入积极性都比较高。第二是土地,我们看到各地政府拿出了诚意,把很多原本用于搞商业开发的土地拿来搞保障性住房建设。
麻建国说,他在一所高校任教,身边有很多博士生、硕士生。他们毕业之后就买房不现实,可又迫切需要住房。公共租赁房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这让他切身感受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惠及了低收入人群,也惠及了城市“夹心层”。
目前在保障性住房管理中还存在缺乏完备的后续动态管理政策法规、继承政策有待完善、家庭信息采集难以管理到位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出台相关法规,解决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问题;在现有管理基础上建立规范化组织,加大监管力度;明确政府职能,建立针对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制度;建立经济适用房的政府回购机制,切断经济适用房向商品房转移的通道,优化保障性住房资源配置;建立动态管理指标体系,严格规范年检与退出的程序;推动部门信息共享,建立全面真实的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