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15版:财富·调查

杭州人 为这些小吃排过队

  掉渣烧饼,来去匆匆

  2005年底,杭城狂刮烧饼风。据不完全调查,杭城最多的时候有100余家烧饼店,这些店的名字各不相同,除了用得最多的“掉渣烧饼”,还有“掉渣渣”、“土家掉渣饼”、“土得掉渣烧饼”等。

  烧饼一出,杭城风行,迅速成为学生、家庭主妇,甚至是小资白领的热门食品。文一路上出现排队买烧饼的现象,有人形象地称为“20分钟+2元钱=一只烧饼”。由于扩张过猛,不到半年时间,烧饼风潮匆匆谢幕。

  “柠檬黄门”

  玉米窝窝头热潮歇了

  2008年1月,有人在三里亭农贸市场开出了“成盛”窝窝头的“浙江一分店”。三个月后,窝窝头店突然红火,出现了市民排队购买的热潮。

  最热闹时,不少窝窝头店里十多个人同时忙碌还得让顾客等一个小时,有人甚至开车过来一买就是50个,以至于门店要定下“限购10个”的规矩。很快,热情的加盟者和市场追随者让窝窝头成了“掉渣烧饼”之后又一街头明星小吃。好景不长,三成窝窝头被检出含有柠檬黄色素的“重磅炸弹”炸开后,这些小店几乎是一夜之间门可罗雀。

  “甜丫丫”

  踩下加盟扩张“刹车”

  从2008年年底开始,各种带着甜丝丝奶油味的甜点受到杭州人的追捧。一家名为“甜丫丫”在2008年10月底进入杭州,在武林小广场开出第一家店,以奶油泡芙为拳头产品现做现卖,在引发排队狂潮的同时限量出售。在经过人气培育之后,在4个月里开了9家店。

  不过,随后“甜丫丫”在杭州地区的发展开始“刹车”,从文二店的转让开始“内部调整”,在杭州市场不再接受加盟,将放缓扩张速度放缓,重新规划市场,以直营店为主。 

  甜甜圈,混战之后热度骤降

  从2008年开始,各式口味的甜甜圈开始套住越来越多杭州年轻人的味蕾,掀起了一场“甜甜圈风”。很多年轻人赶到吴山广场“百滋百特”排队等上20多分钟,只为买上一盒。

  从最初的“大苹果”,到“百滋百特”,继而是一些面包店的纷纷跟进,甜甜圈店争相进入这个疯狂的旋涡。不过,从初入杭城的一炮而红,到江湖混战,再到如今的转型,甜甜圈店热度逐渐淡去,不少门店为了节省租金,甚至玩起了搬家游戏。


钱江晚报 财富·调查 d0015 杭州人 为这些小吃排过队 2011-03-10 nw.D1000FFN_20110310_9-d0015 2 2011年03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