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资深民工,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业余时间他把镜头对准了他们自己
看,这是我跟拍的民工老朱
本报记者 孙燕
本报实习生 范昱
46岁的老李又换了份工作。这一次他来到了杭州。
昨天,在从安吉来杭的路上,他给本报热线打来了电话:“我拍了一组一位民工一天的生活照,想拿给你们看看。”老李的相机并不高级,拍摄技巧也不娴熟,但他说,他只是想用相机记录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辛苦奋斗的另一面,用最朴实的画面告诉大家,“我们生活不容易”。
老李是四川人,46岁,1988年就出来打工了。这20多年来,他辗转了好几个省,今年又来到浙江。
“打工二十多年了,到处奔波,很辛苦。许多人都说懂农民工的苦,但是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算真懂,那种辛酸、辛苦、孤独,旁人真的理解不了。”老李说,辛苦不算什么,辛苦之后不被人认可这才是最糟糕的。
常年在外打拼,许多评价农民工的话老李也听得多了,但他心里就是很不舒服。“很多人都以偏概全,认为农民工素质差,其实我们也有理想,有抱负。农民工只是一种职业,无所谓高低贵贱。”老李说,他当时就想拍摄一组照片来改变大家对农民工的偏见。
有了这样的想法,老李就开始在生活中寻找拍摄对象了。很快,老朱走进了老李的视线。今年年初,老李在安吉找房子,正好碰到也在找房的老朱,一问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是四川老乡,地域上的亲切感让两人很快熟络起来。
老朱和老李同岁,老家在四川会东,以前从未出过远门。而这一次,他出来是为了挣钱给儿子讨媳妇和装修老家已建好的房子。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还以为他已经60岁了。因为常年做粗活,46岁的他手上长满老茧,很是粗糙,脸上写满了沧桑。”老李说,老朱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纯朴憨厚,对生活质量要求很低,只要有个挡风避雨的地方就可以。这种人,就是大部分民工的典型代表。
找好拍摄对象,老李就开始一天的跟拍了。从老朱起床到开始干活,再到晚上7点收工,做晚饭,甚至临睡前给老婆发一个短信,老李都一路追随。老李一再说,照片完全是真实的,没有摆拍。
老李的第一个相机是奥林巴斯的胶卷机,2000年买的。因为爱好摄影,他总想买个相机来玩玩,可是,平时要上班没有空,胶卷相机用起来也麻烦,老李几乎都不用。2009年,老李终于如愿以偿用上了数码相机,是儿子给的三星数码相机。于是,一有空他就会出去拍拍,虽然不够专业,但自己也乐在其中。
“我拍摄老朱这组照片就是希望大家能公平地对待农民工,别再拿有色眼镜看我们了,我们也有优秀的地方。”老李说,以后他还会继续拍摄农民工题材的照片,下一步计划就是拍拍农民工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