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h0005版:杭州新闻·屋檐下

3首自创的歌曲,他想送给旭日阳刚

  本报讯 前几天,一位老人走进本报编辑部,手里拿着几张歌曲手稿。

  老人叫孙复兴,68岁,他想把自己创作的3首歌送给旭日阳刚,这个在春晚舞台上红遍全中国的民工组合。

  和老人交谈很畅快,但谁也看不出,他曾经失去了语言能力,一度成为了哑巴。

  那是一次事故,当时孙复兴35岁。由于被一根铁管砸中了脑袋,一个星期后他发现吞咽出了问题,一个月后严重到不能开口说话,连医生都判定他再无开口说话的可能。

  他不愿向命运妥协。爱唱歌的他每天把石子含在口中练习读报,用唱歌的方式发出汉语拼音的声韵母。

  十年磨一剑,孙复兴终于恢复了语言功能。这十年,他还学会了谱曲和作词。

  之后,孙复兴前往上海一家建筑公司做法律顾问,四五年间一直与民工住在一起。这段经历使他更了解民工朋友。他知道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背后,是农民工们付出的汗水和艰辛。他立志要用自己的歌曲抚慰这些身处异乡的心灵,于是开始写歌。

  孙复兴听说了旭日阳刚遭汪峰“禁唱”的事后,他就想把自己创作的歌奉献出来。

  在他所有的原创歌曲里,孙复兴最想推荐的是《第二故乡》,写的是农民工远赴异乡为城市建设做贡献。“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曾数次到建筑工地为民工演唱,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旭日阳刚也是农民工出身,唱起来会更有感触吧。”说着,孙复兴现场给记者哼了几句:“背上鼓鼓的行囊,心里有一片灿烂的阳光,你从麦浪起伏的黄土地,来到高楼林立的都市他乡……”

  孙复兴推荐的另外两首歌是《人生》和《西子湖的月亮》。他说,这三首歌是他挑选出来觉得最适合的,愿意免费送给旭日阳刚,希望通过他们唱给所有的农民工兄弟听。

  本报记者 刘栋

  本报通讯员 赵恬宁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屋檐下 h0005 3首自创的歌曲,他想送给旭日阳刚 2011-03-22 nw.D1000FFN_20110322_27-h0005 2 2011年03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