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h0005版:杭州新闻·达人秀

小扇面上,写下《四书五经》

手艺是牛,可惜后继无人,眼看要“断档” 他说:我收徒弟不收钱,但需要发自内心地喜欢

  本报讯 33厘米全棕黑纸扇上,用真金书录下了十二万字的《四书五经》,每字只有一毫米见方。这幅作品即使将每个字用放大镜来看,每一笔画的收锋、藏锋、起笔都毫不马虎,微化却依然不失楷书意韵,且无一处败笔。正是这幅作品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杯”获得金奖,并获西博会全国工美展银奖。它的作者就是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陈云祥。

  陈云祥最近有个愿望,想招个徒弟来传承他的手艺。

  

  招徒弟,陈云祥是有条件的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学这个。一来字写得好是需要天分的,最好能有扎实的小楷基础;二来要耐得住寂寞,愿意下功夫坚持下去。” 

  陈云祥表示,他可以不收一分钱,但是希望他们不要考虑名利,能从兴趣出发来学习。“最好是作为一种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不是出于职业培养的考虑,这样才有可能发现大师。因为不一定能学成,要看天分和机遇;如果写得好,也可以转行做全职,养家糊口完全不成问题,全杭州能写微楷的人不超过十个。”

  

  兴趣为师,自学扇面微楷技艺

  陈云祥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他的人生经历颇具时代烙印。从小,他就发现自己写字有天分。小学四年级开始的书法课,他的描红作业总是轻松获得5分;学校里的大字报和黑板报也经常出自他手。

  80年代初,当时尚年富力强的一些书画家、美院教授如沙孟海老师,积极支持在年轻人中推广学习书画,并免费在工人文化宫开设的书画学习班里任教。就这样,当时只有20出头的陈祥云得以一睹沙孟海先生的风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至今记得沙孟海先生的这句话。业余时间,他在自己四宜路上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内,埋头苦练楷书。练习小楷与当时逼仄的生活环境也有关,“那会写字台小、还得省着点纸张,小楷就非常适合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师从美院教授夏与参学习书法。除了唐四家之外,他特别喜欢钟绍京的《灵飞经》和宋徽宗的瘦金体,在不断的临摹中揣摩古人的笔意。

  当时,他有个朋友在王星记纸扇厂工作,他去书画车间看见工艺师在扇面上写一毫米不到的微楷,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回家自己尝试。“好像不是那么难么!”

  慢慢地,他自己摸索出在白纸扇、黑纸扇洒金、泥金等不同材质扇面上创作微楷的技艺,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日臻成熟。从2004年起,他受聘于“王星记”从事专业扇面书画设计创作,其间参与了一些国家、省市工艺美术展并获得了各种奖项。

  

  创作时,呼吸和心跳都随之变慢

  昨天,记者来到陈云祥两室一厅的家中。他家的客厅也就是他平时的工作室,台灯、砚台、笔筒中各种规格的毛笔、未完成的扇面作品等都整齐地摆放在那宽大的写字台上。他家客厅的墙上还挂着一幅他于上世纪90年代用100元购得的沙孟海真迹。

  说起折扇,陈云祥充满感情且神采飞扬:“折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蕴丰富的器物,全棕黑纸扇更是怀袖雅物。所用的扇骨是稀有的棕竹,花纹美丽,轻滑柔软而富有弹性,摇动起来骨柔风清,清凉宜人。”

  创作扇面微楷,不单是要书法好、懂得格式排布,在工具、原料上还有不少讲究。狼圭是毛笔中最小号的一种,以前用于工笔画勾勒细线之用,就是陈师傅创作扇面微楷的主要工具。陈师傅说,这种笔现在文化用品市场上都很难再买到。“笔锋尖差不多只有10根毛,必须粗细一样,而且笔尖要非常整齐,买回家我都要自己修过,然后不断磨合,才能用得得心应手。”

  如果要在扇面上写金字,对极薄的金箔需经过复杂的加工,才能适合毛笔书写。柔软的金箔无法用机器研磨,只能用手指人工研磨,一边研磨一边在其中加入水和牛骨胶,一直磨到肉眼看不出颗粒、和水一样匀净才能使用。创作时,他不需要放大镜,就着桌上明亮的台灯灯光就在扇面上书写约一毫米的小楷。

  陈云祥通常上午睡到自然醒,下午开始工作至半夜两三点。“创作的时候要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呼吸和心跳都很缓慢,心情浮躁是写不好的,收音机、电视机都不能开,以防走神。”

  在别人看来,每天古佛清灯、枯坐写字,一定非常枯燥,但陈云祥觉得“其乐无穷”,如果你有一定的小楷基础,如果你有兴趣学习扇面微楷,可以联系QQ:1273777000,陈云祥会甄选出不超过20人开课授艺。本报记者 黄敏 本报通讯员 杨巧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达人秀 h0005 小扇面上,写下《四书五经》 2011-03-29 nw.D1000FFN_20110329_2-h0005 2 2011年03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