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瘦肉精”每公斤暴利上万元
河南揭出黑产业链 警方从嫌犯亲戚家中搜出数十万现金
据新华社
随着河南公安机关侦破“瘦肉精”案件,生产、销售“瘦肉精”的主要嫌疑人陆续归案,一条完整的“瘦肉精”地下产业链条浮出水面,源头之谜逐步解开。
披着合法的外衣
“瘦肉精”按需生产
通过层层“倒追”,公安机关发现,湖北襄阳籍刘某为制造“瘦肉精”的最大嫌疑人。3月25日,在湖北丹江口市,刘某终落法网。
据刘某交代,他曾在江苏常州一家药厂担任技术人员,其间结识了同厂做药品销售的奚某。2007年,曾销售过平喘药——盐酸克伦特罗的奚某告诉刘某,有人想要盐酸克伦特罗用于养殖,如果能研制生产出来,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2007年4月底,利用奚某提供的资金,刘某回到老家襄阳,找到南漳县九集镇八泉村的一个民营化工企业负责人,称可以合作开发化工产品——二氯烟酸。达成租赁经营协议后,刘某利用厂里的试验室和自购的设备,开始秘密研制盐酸克伦特罗。用了4个多月时间,他研制出了“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为掩人耳目,刘某还利用生产二氯烟酸等产品,给他的非法活动披上“合法”外衣,偷偷生产了3年多。“基本上是下线提前半个月通知我需求量,我按照需求量生产。”
借着虚假的身份
单线联系、伪装运输、隐蔽销售
为刘某打开销路的正是其合伙人奚某和下线销售人员河南郑州的陈某、洛阳的肖某等人。2007年底,刘某开始陆续把生产出的盐酸克伦特罗交给奚某,然后由奚某负责外销。
据交代,由于清楚是违法活动,上下线制售人员间都以电话单线联系,几乎从不见面,通过物流公司以“添加剂”的名义“发货”,而收货人直接按“行内价格”将资金汇入指定账户即可完成交易。
为防止身份暴露,除保持单线联系外,陈某还使用了“变身术”。
据办案人员介绍,2007年以来,陈某一直使用捡来的一个名为“刘建业”的身份证从事“瘦肉精”的加工、销售活动,甚至包括手机卡、银行卡等信息均更换为“刘建业”。直至陈某被抓获,,许多上下线销售人员才知道,他们所说的“刘建业”就是陈某。
卖“瘦肉精”,每公斤赚数千至上万元
用“瘦肉精”,每头猪能多赚40-60元
刘某称,出厂的盐酸克伦特罗呈粉末状,由于纯度很高,被称作原粉,出售价格一般为2000元/公斤,扣除成本后,每公斤还有600至700元的生产利润。
主要销售人员陈某和肖某“接货”后,要么以4000元/公斤的价格转手给下线人员,要么添加淀粉等物质稀释后,再以每公斤200多元的价格卖给下线销售人员或者养殖户。“转手的次数越多,‘瘦肉精’的纯度就会越低”,而每公斤的销售利润也会从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警方在郑州市陈某的亲戚家,现场查获的未转移现金就高达30多万元。
生猪养殖户拿到稀释后的“瘦肉精”,由于纯度不同,价格也会从每公斤200元到300元不等。饲料中有了这样的“添加物”,就能饲喂出高瘦肉率的生猪,以每头生猪100公斤计算,每头猪能多赚40到60元,对于每头生猪80到100元的正常利润而言,算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
业内人士认为,暴利诱惑使得地下“黑色产业”链条有了形成的可能,而为其变成现实提供可乘之机的,正是现有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漏洞。
公安部:
拐卖儿童案件公安局长负责到底
6月1日前,全国实行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
今后凡是发生的拐卖儿童案件,公安机关将实行“一长三包制”,即由县市区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担任专案组长,并对案件侦办、查找解救被拐卖人员、安抚被害人家庭等三项工作全程负责到底。
这是记者从12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打拐”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的。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表示,各地公安机关治安户政部门和派出所将要开展为期6个月的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对疑似被拐卖儿童的,采集生物检材检验后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对非亲生入户的必须采集生物检材进行检验,比对确认不是被拐儿童后,才能办理入户手续。
今年6月1日前,要在全国实行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公安机关接到儿童失踪警情后,立即启动查找工作,打破警种界限和常规做法,调动一切警务资源,快速查找失踪儿童。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