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磁力十足
湖州“梧桐”引来洛阳“凤凰”
本报记者 张妍婷
车子从湖州南收费站下高速,没多久就看到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的指示牌,一片绿树丛中,一幢崭新的大楼矗立眼前。
2006年1月,湖州市政府与中科院签约创建中国科学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以下称湖州中心)。5月,中心主任王世杰第一次来到湖州,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就在这5年里,奠基造大楼,2009年入住,建造了5个技术中心,投了1000多万元的中试(实验成果投产前的试验)设备;连结着与企业共建的7个联合实验室、22家企业、3家参股企业和30项产业化合作项目……
洛阳企业乔迁南下
有人称湖州中心是湖州市产业升级的“中枢”。记者在现场感受到,这里更像是有着“磁石效应”:在工业生物技术中心,每天都有人过来咨询相关技术,不光湖州的企业,省外的企业也纷纷赶来,甚至直接落户在中心边上。
洛阳鸿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求道者”,他们干脆将工厂搬到了湖州。中心把实验室成果之一的重组酶法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技术,转化到洛阳鸿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后,仅2010年就已实现产值8000万元,鸿安公司尝到了甜头,追加投资2亿元,在中心边上建设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生产线,进行成果转化,预计在5年内,产值将增加到8~10亿元。
如今,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的合作方遍及河南、河北、湖南与安徽等9个省份,合作项目累计达19项,其中已投产项目11项,仅2010年度新增投产项目10项,产值9700万元。
“实验室里的宝贝很多,但要到产业化却是有距离的。”王世杰说,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成果如果需要花费100万,那么中试就需要花1000万,到实现产业化则还需要投1亿。因此,之前之所以很多技术成果被锁在抽屉,是因为缺少中试环节。而企业根本没有这个人才和技术去完成中试。“湖州中心下面有5个分中心,就是做中试这个环节,为企业直接提供项目包,帮助直接产业化。”
分得“技术红利”350万
从10万元、7个人的创业团队干起,短短4年多时间资产翻了近400倍,团队扩大到48人,研发的技术为合作企业创造资产达数十亿元……
为何那么多的科研机构都形同虚设,而湖州中心却干得如火如荼?“政策引导,自给自足。”王世杰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政府会给一些引导资金,但根本不足以完成中试,各个小平台必须和企业谈项目,共同研发,利益分成。“我们中心员工的收入都是几倍之差。没有激励,动力不足。”
如今,和企业合作的常用的模式是:
由经销商承担中试研发费用,企业投产后从销售额中反哺湖州中心,一般需5至10年。如艾滋病药中间体产品的技术转移,长兴制药厂采取的是企业不承担前期研发费用,销售额与湖州中心分成。
企业分批支付湖州中心中试研发费用,投产后从销售额中反哺湖州中心。一个虫草新产品的中试工艺化研发和产业化采取的是这种方式。到目前企业已支付中试研发费用30万元。公司投产后从销售额中反哺湖州中心。
据湖州中心负责人介绍,湖州中心到目前为止已获得企业反哺资金350万元。
转型样本
开石矿的专心做好药
办公室,一群人争得面红耳赤,听上去是关于制药工艺设计方面的。一身黑衣,格子衬衫的瑞泰药业董事长蔡红卫认真听,一言不发。
窗外,100亩土地上的厂房一天天拔高。依托就在隔壁的中科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的技术,治疗青春痘的口服药米诺环素已经通过省药监局审批,报送到国家药监局。
从一个开石矿的公司,到如今进入完全陌生的医药行业,蔡红卫的胆识在于对转型的渴望,“蹦极”是令人兴奋的,但前提是信任。
淘汰落后,碎石厂被关停
说起湖州市新世纪碎石厂,在当地也曾经名气不小,和上海建工集团搞合作,销售规模也很可观。2000年,淘汰污染落后产业,碎石厂被关停。12年,碎石厂给蔡红卫带来了可观的效益。同时经营的物流、酒店行业也很稳定。
2009年,蔡红卫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王世杰,后者是中科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的主任。王世杰表示研究中心有几个项目已经很成熟,已经通过中试,可以产业化。
虽然看着那些药分子的结构图,蔡红卫怎么也看不懂,但他知道,生物医药是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于是开始考察了解这个市场,进了这个圈。一开始中心给的项目是药物中间体制造。
设备买了,环评没通过
2009年12月,王世杰和生物技术中心签协议。5个月里,蔡红卫纠结了很久,之前做的行业都没什么技术门槛,一直想转型,但生物医药的投入期长投入也大,一踏进去就是条不归路。
“我想着自己才40出头,这辈子的理想就是想做一家上市公司,核算了一下,大概投入1/3资产,就算失败了,我也不会爬不起来。”蔡红卫说。
签约后一切都很顺利,作为湖州市的高科技项目,政府很支持,100亩土地很快就到位,厂房也造起来了,从美国还挖来了4人“海龟”团队,2010年5月,花了1500万元从意大利进口设备。
正在庆幸虽然摸着石头过河,却是有惊无险时,晴天霹雳当头而来。
因为制造药物中间体对环境有污染,因为附近有数码城、学校,环评怎么也拿不下来。项目就这样被搁置。
挑战更高难度 做便宜好药
就在蔡红卫一筹莫展之际,中科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下的营养中心的智囊团给他出了个主意,索性就做技术含量更高的成品药。
一个好消息是,一直被美国辉瑞和德国拜耳公司控制的高血压、心血管、帕金森、老年痴呆等常见病的高端药,到2013年专利就到期了,没有了专利保护,这些药就进入了市场竞争。
“我们通过中心和北京科信必成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这家公司研发了8年,这些常见药的性能已经能达到国际水平,而且已经通过中试,可以直接产业化。”
蔡红卫自己患有高血压,因此知道好点的高血压药基本在6.9元~7.2元/颗,“我们测算了下成本,同样功效的高血压药价格在2元/颗。”蔡红卫说,这可以大大节约老百姓用药成本。
在蔡红卫的时间表上:2012年5月底厂房将全部建设完毕,6月份进行设备安装调试,2013年的销售目标——5亿元。
本报记者 张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