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6版:人文

金棕榈大热门《单车少年》
无特效不煽情
一样好看

  本报戛纳专电 作为导演,能在戛纳拿到一座金棕榈奖杯,是一件可以荣耀一辈子的事,更何况是拿了两届。凭着《罗塞塔》(1999)和《孩子》(2006),比利时导演达内兄弟两次获得金棕榈奖。这次,兄弟俩又带来了《单车少年》。戛纳当地时间5月14日晚上,记者在电影宫观看了该片,映后观众掌声雷动。5月15日的新闻会上,喜欢这两位导演的记者们更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在法国各式各样的面包中,只放了一点盐的法国棍子面包永远是最好吃的。而电影,看了达内兄弟的《单车少年》后,记者感慨,简单的电影才会这么好看,这才叫做大师的作品。《单车少年》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因无力抚养孩子,将孩子扔到了孤儿院。这个13岁的男孩,有着焦虑、执著的眼神和永远停不下来的冲动。他骑着自行车寻找父亲,无奈找到父亲后被无情拒绝,而孤儿院边上的一家美发店女店主,帮助男孩寻找父亲、对付小流氓,像母亲一样照顾他。电影故事简单,画面则十分明亮,整个拍摄可以说十分自然主义,但人物心理变化和情节进展则充满悬念。艺术片一定要是闷片吗?绝对不是。

  戛纳当地时间5月15日下午1时,达内兄弟带着片中的小男孩来到了电影节新闻发布会现场。在等待达内兄弟进场前,记者和边上一位法国女记者攀谈起来,她也是超级喜欢达内兄弟和《单车少年》。和记者的感受一样,她认为没有特效、画外音、音响,不动用任何煽情手段的电影,也那么好看。

  两个老头,都是花白头发,一位脸色红红的精神很好,另一位则稍稍胖,他们的眼中有种一般导演没有的淡定和睿智。为什么总是用这么简单、一点也不煽情的方式拍电影呢?“因为如实地把现实和自然展现出来就够让观众感动了。我们是在夏天拍的,男孩骑车的面画就特别明亮。”

  已经拿了两次金棕榈,这次想拿第3个金棕榈奖杯吗,是不是有点紧张?听到这个问题,弟弟笑了:“我们很放松。”哥哥也笑了,并补充道:“其实来戛纳总是有点紧张的,因为电影要与观众见面,还有奖项。”说完两人又相视一笑,记者看到的还是淡定。

   本报记者 陆芳


钱江晚报 人文 b0016 金棕榈大热门《单车少年》
无特效不煽情
一样好看
2011-05-16 钱江晚报2011-05-1600014 2 2011年05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