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时评·众议

霹雳手段治理公路收费

本期发言人:董碧辉、王国荣、方小晶

特约嘉宾:钱报网网友耳东每

  6月20日,国家五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行动开始启动。今年5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曾曝光浙江台州椒江大桥、河南郑州黄河大桥、山东济南黄河大桥、广东佛山三水大桥4个路桥收费站超期收费等情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6月20日调查了解到,清理行动并没有让4个收费站有任何变化,饱受诟病的“买路钱”一分不少地仍旧照收,其收费理由和依据则各不相同。

  耳东每:随着各地第一波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全面度过10年至15年的“收费还贷期”,如南京机场高速这般“到期后超额收费”的情况最近屡有曝光,有些高速路段甚至出现“7倍溢价”的状况。每次曝光后,各地政府的态度都会比较暧昧,南京方面承认“情况存在”虽然算是“马后炮”,有“马后炮”终究总好过“不承认”、“不回应”,只是解决还需要“用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的合法性显然是有问题的。对于民众而言,高速先期收费属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眼中则是相反的观点,谁都不愿意在自己的任内“割肉”,高速收费的“溢价”往往就是这么产生的。

  董碧辉:坐着,啥事不干,就把钱给挣了。这样的好事谁愿意停下来呢?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面对五部委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行动,自然会选择性失聪。这4个收费站敢这样干,难保没有地方政府当保护伞。如果不对背后的保护伞进行问责,那么这4个超期收费的站还会傲然屹立,所谓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行动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当讲道理行不通的时候,该拿出霹雳手段了。

  王国荣:想要收费,办法总比困难多,就像2009年已经还清贷款的椒江大桥,把椒江二桥给绑架了,理由是因为要建设二桥,所以“收费不会停、减”。在这种逻辑下,造了二桥又会有三桥,收费岂不是没完没了了。

  “弱肉强食”。一些地方政府的强权行为,与垄断企业牟利没什么两样,都是恃强凌弱,疯狂搜刮民脂民膏,恨不得把下辈子的钱都提前收了,恨不得把子孙后代的资源统统都透支了。有网民评论,就像中国的油价一样,国际涨价的时候国内涨,国际降价的时候却装聋作哑迟迟不降,甚至等不及了找理由继续涨。这无止境的路桥收费,谁管你五部委十部门的什么“立即停止”、“坚决撤销”收费通知,那“印钞机”照转不误。

  方小晶:很显然,这项政策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了空白点。你看那么多收费公路,或借故拖延,或找出种种理由公然抗拒,都想躲到政策外面。这就像上游放水,表面上波涛汹涌,实际上暗礁重重,最终还是会沦为一潭死水。现在看来,一些地方或部门利益就是这些暗礁,也就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在制造空白点。

  想要政令畅通,也不是没有办法,一是坚决清除暗礁,一炸了之,把一切不利于通畅的因素,都排除到体制之外,对于那些空白点的制造者,该拿的就拿下,该撤职的就撤职,当然,这需要决心和勇气。另一方面,是否可引进其他的活水?这活水就是民意和来自民间的监督。把群众反映的不合理收费道路一一梳理出来,责成有关部门在一定期限内整改,让群众都知道由什么部门负责,期限是多久,由他们来监督执行情况和力度,只要这样做了,相信没几个人再敢欺上瞒下拿政策开玩笑。

  耳东每:以“财政收入为民造福”作借口,并不能改变高速公路超额收费的非法事实;如果以股民权益作托词来绑架过路车辆,更是一个本末倒置的笑话。这样的钱收得再多,看上去让高速工程投资者的收益满满,维护了“信用”,只是建立这种小信用的代价是自毁在大众面前的大信用,值得么?


钱江晚报 时评·众议 a0014 霹雳手段治理公路收费 2011-06-22 2032639 2 2011年06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