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16版:科教

杭师大同一个专业,换种培养模式出来就业不愁

三本生找工作,比二本生还强

毕业了,大学生最关心就业。昨天,记者从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服务工程学院了解到一个“怪现象”:三本生的就业形势远远好于二本生,到目前为止,该学院内2011届三本生的签约率已经达到70%,而二本生的签约率只有35%。

  前不久,张亚萍刚刚参加了毕业典礼,目前她在同花顺工作,班上4个同学成了同事。张亚萍说,那年高考,她进了杭师大三本数学专业,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读完4年大学,然后当老师。到了大二,她有了一个机会,可以跨院转专业,她就报了杭师大国际服务工程学院。

  “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很明智,我原来数学班的同学,不少没有找到工作呢,我们班28个同学,已经签约的就超过了20人。”张亚萍说,她是1月份签的就业协议,现在的工作是软件测试,已经可以单独跟项目了,单位非常喜欢像她这样上手快的新员工。

  记者从杭师大国际服务工程学院了解到,他们是全国第一所服务外包本科学院,已经将校内的部分计算机、电子专业转型,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学院副院长杨欢耸说;“同一个专业,我们换了一种培养模式,从市场需求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短短几年就见成效,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好。”杨院长说,这两年很多毕业生被全国一些大型做服务外包的企业订购,每月起薪在3000元以上,“我们2012届的学生只有100人,很多被提前预定了。”

  张亚萍说,他们上课时按公司化模式进行的,老师是项目经理,学生是基层员工,“大学读下来,我们会比其他学生辛苦,玩的时间少了,平时不是做项目,就是学语言,但我觉得很值得。”

  据一份资料显示,2010年杭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需求达6万人;去年8月,教育部下发通知,江苏、浙江两省开展地方高校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工作,浙江省在今年4月确定了试点高校,包括杭师大、杭电、浙工大等多所高校。杨院长说,他们已经尝到吃第一个螃蟹的甜头,打算对二本学生也进行三本模式的培训。

   本报记者 梁建伟


钱江晚报 科教 d0016 三本生找工作,比二本生还强 2011-06-30 2032021 2 2011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