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本地新闻·西湖边

游客分流:西湖不少景点,冷热不均

钱报微访谈:福建土楼2008年申遗成功,2009年春节游客增长10倍。西湖申遗成功后,可以预计观光旅游的国内外人群也将倍数增长。杭州将如何应对骤增的交通压力,如何提高西湖文化遗产的管理能力,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西湖的最大游客容量是多少?听闻今后可能对团队游客有数量控制,将如何控制?有没有初步的想法或草案?

  王水法:西湖和土楼各有自己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土楼原来去的人不多,基数小,在申遗成功后去的人数是爆发式增长。但西湖不同,在中国人的心里,西湖一直是一个心向往之的旅游目的地。目前西湖景区年游客量3000万人次,境外游客只占到十分之一。申遗成功后,境外游客数量即使成倍增长,基于总游客量的大基数,总涨幅预计不会很大,可能不超过20%。

  提到容量,3000万游客量平均到每天,差不多是8万人,放在一个60平方公里大的地方,可以说是人烟稀少——小小的太子湾公园最多一天就有10万游客。所以西湖不存在限客,只有分流。这主要是解决一个空间与时间结构性的矛盾问题,时间上是重点关注黄金周等节假日,空间主要是冷门与热门景点如何均衡发展。

  我们现在已经做出了措施,比如人流少的景点,做出它的特点,吸引游客。

  我们也尝试与旅行社实时沟通。比如明后几天西湖游客可能比较多,就和旅行社商量,少发一点旅游团。这点上我们杭州有相关旅游联盟与协会,会进行统筹安排。

  此外,请大家关注一个改变——杭州原本说是旅游城市,现在已经变成了城市旅游。这个变化最关键的在于,城市作为一个产品,可以合理地避峰,西湖游客高峰时,可以疏导去别的地方,去千岛湖、青山湖等等。

  我们要让游客们在宽松的环境下领略世界遗产,同时又不超过文化遗产的承受极限。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西湖边 a0004 游客分流:西湖不少景点,冷热不均 2011-07-07 钱江晚报2011-07-0700010 2 2011年07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