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e0005版:教育·创业

  2008年度风云、浙江绿盛集团总裁、杭州大学创业联盟主席林东就表示,有创业潜能的大学生应该受到鼓励。当代的大学生,即使不创业,也要知道什么是创业,否则人生是有缺憾的。林总说在海外留学时,看到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理想是用自己的一生去缔造一个产品,惠及全人类,让他特别感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对创业的理解。在林总看来,不仅仅大学,哪怕我们在初中,甚至从小学开始,一定要有一种创业的理念。一个很现实的解释是,如果还在读书阶段创业失败了没关系,当今的中国社会是很宽容的,但是如果一旦离开这个校园,就会背上各种各样的压力,收入的压力,接下来成家立业,家庭的压力,孩子的压力等等。当然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已经了解了创业的精髓,那么在你工作的过程中,有项目可以转换成创业的也是可行的。

  但是,作为浙江省十大创投公司之一华睿投资公司老总的宗佩民却表示不会投资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他说,站在职业投资人的立场,大学生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创业精神,而不是说大学毕业后就去创业。创业需要很多的条件,需要很多的经验磨炼,所以有创业的理想和精神,到社会上经过若干年的积累学习,然后创业,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创业模式。

  浙江工商大学学生陈冠宇是林东的粉丝,他一直处于创业中,跌倒两年还没爬起来。在他看来,社会、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是很宽容的,学生可以在大学四年里,探索到底适不适合创业,如果发现走不下去,在毕业时就选择就业。大一大二尝试过创业但最终放弃的周佳奇,更倾向于先进职场,等到有一定的积累以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去突破。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风云浙商评委张仁寿表示,在各年龄阶段,人生使命是不一样的,现在大家都喜欢跟风一刀切,一说创业,大家都创业。在张校长看来,能创业的人在大学生里是百里挑一,如果说搞个网站,或者摆个茶叶蛋摊,弄个干洗店就叫开始创业,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做一次非常好的社会调研。组织运营非常好的社团,去做一次非常好的社会调研活动,接触社会,把一个团队组织起来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根基打不好还是要飘的。


钱江晚报 教育·创业 e0005 2011-07-08 1653447 2 2011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