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e0005版:教育·创业

访谈:大学生创业有三大误区

王淑翠(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导师)

  对这些年学生创业经历的分析看,尽管政府、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学生创业,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学生创业成功率依然不高,好的创业项目依然不够多,好的创业团队也不多见。这中间主要有3点原因:

  1、激情有余,智慧不足。大学生们由于受商界精英的鼓舞,对创业不乏激情,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商科知识训练,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实际运作能力普遍不足,对创业活动的认识常凭感觉,缺乏系统思考和商业规划。

  2、小打小闹、缺乏团队意识。很多同学认为赚钱的事情就是创业,如摆个地摊和小商小贩就是创业。这种对创业实践的理解难以让学生做大创业活动,单打独斗也难成功。其实,创业初期的企业设计,如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具备和企业架构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部门设置,创业团队成员间专业互补、理性合作才是长久之道。

  3、只重创业、忽视经营。像杭师大一位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创业,由于店铺发展较好,把流动资金不断用于新店的快速扩张上,一度导致资金链几乎断裂,其所有的扩张资金都是自己不断积累的利润。这暴露了他不善于借贷和缺乏资本管理常识的狭隘经营意识。还有些创业团队在顺利成长后,却由于利润分配、公司战略等问题上的分歧而分道扬镳,甚至解散公司。因此,创业者不仅要懂得建立企业,更要懂得经营管理企业。   本报通讯员 孟昌

 本报记者 袁春宇


钱江晚报 教育·创业 e0005 访谈:大学生创业有三大误区 2011-07-08 2052094 2 2011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