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时评·个论

如此祭孔,太功利

云南红河弥阳中学专门在教学楼大厅安置一尊孔子塑像,在中考和省州会考前组织安排学生向孔子塑像磕头焚香、放鞭炮,为取得好成绩许愿,而且曾有副校长对学生说“心诚则灵”。记者前去求证,县教育局和校方拒绝采访,勒令学生不准和记者说话。据学校一副校长称,当地还有其他中学举行类似祭孔活动。

  烧香拜佛祭祀先圣先人,是国人的一种传统风俗,民间尤盛。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受后人敬仰也是很自然的事。莫说国内孔庙文庙之多,尊孔祭孔之盛,就是国外也有孔庙,还成立了多家孔子学院。

  所以,在学校竖立一尊孔子塑像供师生瞻仰,本来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即便有师生上前参拜也可以理解。但是,仅仅为了保佑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专门去用钱“请”一尊孔子塑像到学校,并且在考试前组织安排学生焚香磕头放鞭炮,如此“拜孔”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这香烟缭绕、鞭炮声响,是不是惊扰了先圣?我想模仿着说,“非礼勿拜”。

  如果“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怎么可能拜出好成绩。好成绩是靠学校日常的施教有方,学生平时的努力用功得来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切不可让学生成为“学而时拜之,不亦惑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宝璋说得好,校园里塑一尊孔子像,是让学生知道纪念尊敬孔子的原因,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了解它的博大精深,以及内涵,绝对不是简单烧炷香。

  学校是教给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智慧的地方。只是目前教育体制下,分数仍是评判学生成绩高低的主要依据,学校、学生都为之压力重重。对这一次的“拜孔”活动,也许“和为贵”的孔夫子能够体谅学校的苦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钱江晚报 时评·个论 a0015 如此祭孔,太功利 2011-07-08 2055410 2 2011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