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n0002版:宁波

宁波召开第二届慈善大会,王辉忠提醒
慈善要以“阳光透明”赢得信任

宁波召开第二届慈善大会,王辉忠提醒

慈善要以“阳光透明”赢得信任

本报记者 邵巧宏 黄娟

   

  最近,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慈善机构公信力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昨天,在第二届宁波慈善大会上,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也借此谈到了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提醒慈善部门以要“阳光、透明”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大会上, 张江平等18名个人、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等25个机构、紫丁香爱心基金关爱困难单亲母亲行动等19个项目,以及韩华等21个志愿服务者和团队被市政府授予第二届“宁波慈善奖”。

慈善公信力成会议焦点

  在昨天的大会上,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王辉忠在讲话时表示,“郭美美事件”对慈善机构有非常大的冲击力,慈善事业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慈善组织是否具有社会公信力。

  他要求各级慈善组织要建立健全“阳光运行”机制,以良好的形象取信社会公众,以严格的行业自律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他要求建立善款募集、捐助、使用、监督制度,实施定期信息发布制度,保证善款来去透明、使用清楚,切实把善事办好,好事办实。

宁波慈善总会承诺“一日捐”善款全部用于社会救助

  作为宁波市民,对于“慈善一日捐”是再熟悉不过了。它倡导全市各个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和广大市民每年以一天的收入或节约一天的支出捐献给慈善事业。它在宁波慈善募集的善款中,也占了大头。

  12年来,宁波市县两级慈善机构在“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募集的善款已达到14.82亿元。那么,这些钱都用在刀刃上了吗?

  昨天,宁波市慈善总会表示,这个数目接近于过去12年求助支出的总和。同时,他们也向市民作出了承诺:

  在“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坚持阳光运作,不折不扣地遵循公开、透明原则、收到的每笔善款都在报纸和网上公布;所有捐款全部用到社会救助上去,绝不从中提取工作经费,绝不以任何名义移作它用,自觉接受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社会舆论和广大市民的监督。

慈善救助应当更科学

  “顺其自然”、“罗南英、“严意娜”这一个爱心故事铸就了宁波这座爱心之城,而今年4月,宁波还出台了全国首部慈善法规《宁波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这所有的一切,都让宁波的慈善事业走在了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宁波各类慈善公益组织累计已募集款物33.02亿元,支出救助款物23.22亿元,建立冠名基金2740家,协议基金规模达到25.2亿元,已实际到位资金5.55亿元。

  而这样一个数字,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昨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拿发达国家作了一个对比,“宁波每年募集的慈善资金只占GDP的0.2%,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值是2%”。

  “由此也可以看出,宁波慈善实力与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与宁波的城市地位还不相称。”

  王辉忠认为,在充分引导民资建立各项基金的同时,宁波慈善还要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在说到这个问题时,王辉忠提了一件事,“有个区财政拨款300万元建立了一个慈善党员关爱资金。”

  “开展关爱活动这个没问题,如果是企业捐助也没问题,毕竟党员同志也有困难需要救助的。但是把财政用在我们自己党内同志的救助上,我有不同看法。”

  他认为,财政取自于民,应更广泛地用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而不是党员。他说,这也是公信力的一种表现。

  同时,王辉忠也提出,慈善救助应当更加科学。

  他说,现在,宁波的慈善机构有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希望工程等好几家,是否能够把这些机构的资助情况实现网上共享,避免几个机构都在资助同一个对象,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却得不到资助。另外,对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情况也要客观地评价。


钱江晚报 宁波 n0002 宁波召开第二届慈善大会,王辉忠提醒
慈善要以“阳光透明”赢得信任
2011-07-08 钱江晚报2011-07-0800007;钱江晚报2011-07-0800008;钱江晚报2011-07-0800009;钱江晚报2011-07-0800010 2 2011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