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3版:人文·文化

本报今起连载张欣新书《不在梅边在柳边》
温和的张欣,不要“人造糖浆”

本报今起连载张欣新书《不在梅边在柳边》

温和的张欣,不要“人造糖浆”

  “春天的夜晚,即使什么都看不见,也可以感觉到潮湿和萌动。”这是小说《不在梅边在柳边》的开头,作家张欣的这部小说,还没有正式出版,北京一家影视公司已购买版权,筹划将之拍成电视剧,之前,陆毅曾主演过根据张欣小说改编的《浮华背后》。从今天起,本报将连载张欣的《不在梅边在柳边》,其完结本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正筹备出版。

  “不在梅边在柳边”是《牡丹亭》杜丽娘在自画像上题的一句诗:“近者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张欣接受本报采访时笑言,温润的杭州人可能会对这句诗特别敏感,但不知这个典故的人,也不影响他通畅地看完故事。记者曾先睹为快,抛开文艺的小说名,《不在梅边在柳边》是非常好读的都市小说, 故事里的人物也许都曾与我们擦肩而过。不过现实中的张欣是一个温和到把宽容当人生态度的人,但为小说谋篇布局的张欣,却是决绝到让笔下的主角“永远都没有发自心底的光明和快乐”,不肯制造“人造糖浆”的人。

  记者:《不在梅边在柳边》,看题目好像是与《牡丹亭》有关,很多人误解是一部爱情小说,结果却像一个悬疑故事?您当时怎么想到这个书名的?

  张欣:我对中国戏曲一直十分感兴趣,当然算不上资深人士,和白先勇没法比。当初看《牡丹亭》时,对“不在梅边在柳边”这句话挺有感觉,但还没想过用它写小说。

  到了我这种年纪,“穿越”我搞不过年轻人(笑),而且有了一种想往回写的想法。过去也是有价值的,就和昆曲这样能传很久的艺术一样。后来写的时候我突然决定用这个来作为一个基点,这样我写的时候就会比较淡定。

  记者:您好像没有理科背景,而男主角是一个物理学教授,小说里还涉及了许多物理学理论,写起来辛苦吗?

  张欣:确实挺辛苦的。物理学是我完全不了解的一个领域,但我充满了好奇,这种好奇心也是作家必须具备的。作家不能光凭经验进行套餐式创作,你写言情就是初识、相爱,分手或结婚,写谍战就是潜伏,得到情报,胜利或牺牲……这样是不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记者:男女主角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和出身,创作时有什么指向?

  张欣:不管是蒲刃的心态,还是梅金的,或是柳乔乔,不是共同经历过的人,那种出身带来的,很内心的东西,你就没办法与别人一起消化与消受,你只能自己承担。比如一个朴实的人,永远不会感觉到LV包对有些人有多重要。人与人之间不能沟通的部分,它永远存在。

  记者:这本小说很残酷,每个人光鲜的外表下,都有污点,都有罪恶,没有人真心快乐,到最后也摆脱不了阴影,这样会不会太绝望了?

  张欣:我觉得写作是很怕什么都要,这部小说在写痛苦的时候是比较极致的。小说毕竟不是影视剧,影视剧受众广,必须要有一些温暖的“希望就在前方”的鼓励。小说比较小众,难道还要给读者制造一种“人造糖浆”?我觉得没有必要。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大街上好像每个人都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很努力,但实际上呢?每个人都很辛苦,每个人都很不快乐,有很多快乐是假象,如果你不知道他的痛苦,只能说你对他的了解还不够。

  记者:蒲刃最后说,终于不用再做情圣、天才和孝子了,很多人好像都在感叹,“我后悔没有为自己活过”?

  张欣:人会厌倦自己一贯的形象,不然王功权干吗要这么高调地私奔,悄悄去不就行了?我们每个人的累,大部分是自己压抑自己造成的,我们也无话可说。每个人都说,我不后悔,问题是,你后悔没用。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b0013 本报今起连载张欣新书《不在梅边在柳边》
温和的张欣,不要“人造糖浆”
2011-07-18 钱江晚报2011-07-1800007;2068813 2 2011年07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