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本《诗刊》,一叠稿纸,一支笔,一杯水
53岁的外来务工者郭祥勤每天穿梭在城市间
一边拉货,一边写诗
本报记者 王湛 通讯员 虞珊珊
诗人郭祥勤,今年53岁。曾经是K2路的公交车司机,3个月前,他买了一辆二手的箱式小货车,成了“郭氏物流”的小老板。
这个因为爱好写诗而被省作协“民工诗人之家”发现的郭祥勤,去年在《运河呵,我的母亲》中发表了自己的部分小诗,红着眼睛哽咽着说,“自己第一次获得了社会认同感”。如今的他,正准备把自己的文学梦实现得更完美。于是,除了诗歌,他也开始尝试创作长篇小说,也试着把自己的打工经历写成电视剧剧本,“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生活。”
《诗刊》、纸、笔和水
是他每天不离身的“老四样”
清晨7点,郭祥勤吃过一碗稀饭和两个馒头,蹑手蹑脚地关上家门。他现在的“家”,在余杭区乔司的一个新楼盘里,60平米的毛坯房,没什么家当,空空荡荡的。
这是郭祥勤租的房子,800块一个月,离儿子工作的服装厂就隔了一条马路。
一本《诗刊》、一叠稿纸、一支笔、一杯水,郭祥勤带着他每天不离身的“老四样”,爬上了蓝色的小货车。闷热的夏日,阳光早早地发威了,射进驾驶室里,郭祥勤上车没多久,就渗出了汗。
半小时后,郭祥勤到了石祥路的物流中心。
“去余姚,有货要拉吗?”郭祥勤操着浓重的安徽口音,一家一家地问过去。早上7点半,物流中心人还不多,郭祥勤没拉到货,爬上他的小货车,拿出《诗刊》翻看。
过了一会,郭祥勤拧开别在口袋里的钢笔,开始在稿纸上比比划划。
15分钟后,净白的稿纸上,几行小诗慢慢浮现出来:
依旧操着我的职业
依然在这蓝天下
此时我扬眉吐气
鄙视那污浊的俗气
我开始另一片天地
倾心做到以人为先
耕耘我的梦想
收获怡然、安逸、惬意
郭祥勤目光盯着稿纸。身边人,要把手拿到他面前去晃一晃,才能让他晃过神来。
“临安拉吗?5箱三合板。”有个相熟的顾客凑到车窗旁问。
郭祥勤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行啊!老价钱。”
8点15分,郭祥勤发动了他的小货车,带着他未完成的小诗,风尘仆仆地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
老乡都叫他“秀才”
什么东西都让他写
安徽人郭祥勤2005年3月来杭州,应聘到了公交K2路当司机。
去年除夕夜,老郭加班到午夜,回家的路上,看到人家团团圆圆,他备感孤单,“到家打开门,冷冷清清,家人都在安徽老家,晚上就半颗青菜下了碗面条。”
于是,就有了《孤独的除夕》这首诗:
风雪 独居的我
顶着 祝福爆竹
寂然的房间里 阵阵冰霜
蓦然我想念起 往日时光
灯笼下家窗口 那有余的年夜饭
这首诗,深深打动了同在杭州打工的老乡们。
“之前,他们只知道我爱写东西,从来没给他们看过,因为怕被嘲笑。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有深深的思乡之情,我就把这首诗念给他们听。”说起这件事,郭祥勤眼里有点自豪又羞涩的神色,“从此,他们就开始‘秀才’‘秀才’地叫我。”
而老乡和同事们,也开始找郭祥勤帮他们写东西。什么都写,家信、申述材料。
这让郭祥勤很开心,他咕隆隆喝了大半杯水,神采飞扬地笑了,眼睛亮亮的,“之前,总觉得自己挺窝囊的。”
“今年5月,小儿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我就辞职了。借钱买了辆5万多的解放牌小货车,专门去物流中心帮人家拉货。”如果有活干,郭祥勤每天都能赚三四百块钱。
开始创作长篇小说
写爷爷奶奶嘴中的故事
自从去年在省作协组织的“民工诗人之家”诗歌大赛上崭露头角后,郭祥勤经常会参加各种诗歌创作活动。
上周六,他还参加了在桐庐举行的民工文学培训班,“黄亚洲(著名作家、诗人,编者按)他们给我们上了课,我还专门请教了他关于长篇小说以及电视剧本的创作。”
郭祥勤的文学创作,已经从诗歌扩大到长篇小说和电视剧本,“长篇小说我已经开了一个头,写我的家乡的故事,那些在爷爷奶奶嘴中流传的故事可不能失传呀。”
郭祥勤一般在夜里才有完整的时间,来构思长篇小说和电视剧本。他的房间很小,大部分书,都挤占在床沿。
“写长篇和剧本,不像诗歌,要查阅无数资料。”郭祥勤会随时跳上床,在各色书籍中“寻宝”。
晚上9点,灯光在书桌上聚成了一个小小的圆,埋首写作的郭祥勤身后,是一片黑暗和宁静。
尽管拖着一身的疲惫,郭祥勤眼里的夜色依然动人,“人活着总是需要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