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记者两访郭祥勤 家搬了,文学梦没变
怕记者找不到他所在的小区,郭祥勤早早地骑了车来乔司的三角村公交站接我们。
在乔司人来人往的潮涌中,一眼看到的,是他自行车箩筐里的几本《诗刊》。原来,这是他随身携带的,不骑车不带包的时候,这书会被他放在裤兜里,被戏称为裤兜里的“贴身老师”。
用他自己的话说,“打小喜欢写东西,幸好有这个爱好,才让我找到了舒缓精神压力的法宝。”
去年下半年,记者见到郭祥勤时,他一个人,独居在城北勾庄10平米的小平房里,满屋子的书和稿纸,让一个打工者寂寥的家,显得温馨沉静。
就是这份社会的认同感,让郭祥勤打算把自己的文学梦实现得更完美一些。
因为写作,他被“诗人之家”的负责人王金虎所赏识。王金虎清楚地记得,2008年盛夏的一天,一个四十多岁、肤色黝黑的中年人来敲门,“一口很浓的安徽口音,肩上还搭了条毛巾,一手提个带盖的茶杯,一手拎只塑料编织袋。他一面抹着汗,一面打开编织袋,整整一袋诗稿,共有9本。”
后来,这些卑微而倔强的诗句在省作协出的诗集中《运河呵,我的母亲》中被收录了部分。“突然觉得,自己有了认同感。”这句话,是郭祥勤在诗集首发的时候,哽咽着说的。
“白天,在工厂里,我拿着工具,为老板打工;晚上,在宿舍里,我拿起笔,为自己的心灵打工。”郭祥勤念了这首诗。这不仅是他们打工生涯的真实写照,也流露出他们在文学与精神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