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时评·众议

五道“关”,无人把关

  本期主持:高路

  今年8月23日,温州乐清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公示2010年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审核合格家庭名单。其中,第64号申请人是10岁女孩陈晓丽(化名)。乐清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乐清房管局与规划局合并机构,以下简称“乐清住建局”)随后给出说法:工作人员疏忽导致。

  记者前往乐清调查发现,这次乐清经适房申请,能走到这一步的申请家庭,至少通过了3道审核加两次公示,然而,五道关“卡”形同虚设,直到这个“错误”,最后被“群众的眼睛”发现。

  钱报网网友默然回首:乐清经适房审核五道关没“卡”住十岁孩子的原因,归根结底无非有两条:一是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责任心太差;二是有些审核人员也许看出了端倪,反正又不用自己买单,乐得做好人。

  钱报网网友yi依稀:先报上去,“反正后面有很多关卡,肯定会刷下来的”。于是,报名成功了,审核通过了。我们知道的,资格确定就是敲个图章发个文件的事情。有前面的众多领导签字和大红图章了,三道关口两次公示都一路绿灯,还能不让它过关吗?出了问题,尽可以往前推。自己做老好人,让后面的人(部门)唱黑脸。这是什么哲学,老好人?踢皮球?不负责任,工作疏忽,可能是,也许都不是。归根结底,会不会是当事人“我上面有人”,这句话起了作用?假冒领导骗钱骗色的报道见得多了,不能不让人做这样的遐想。

  钱报网网友鹤东云泽:媒体条分缕析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该操作不合程序,有人造假有人渎职。但问题是正义本身也是个多面体。经适房的申请条件是不是可以灵活点,就如这一对母子确实很困难,比一般困难家庭还困难,能不能让下一代当户主。问题是用在保障救济性的土地和房产资源配置太少了,以至于不能不在门槛上造出些繁文缛节,以至于要让工作人员压抑不忍之心去办事,以至于引起底层民意之间的撕裂和对决。

  本报评论员方小晶: 五道关,流程够复杂,但流程与效果未必成正比,现代管理中,流程并非越多越好,而是每道流程都需有不同的管理层次和责任所在,这样才有科学性和效率,否则,只是徒增人力物力和时间,多造就点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罢了。

  正因流程冗余、责任不清,自然粗枝大叶,把关不严,才会让不合格者重重漏过。例如公示,现在大都在报纸上一登了事,可是天天盯着报纸的人毕竟是少数吧?不如把公示名单细分了,在各个社区公告甚至是入户,岂不更严密?可是谁又愿意来做这么麻烦的工作呢?十几个部门管不住一头猪的事都在发生,5个关卡不住一个孩子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本报特约评论员耳东每:“房租都要靠亲戚”,既然如此困难,就算申请到经济适用房,靠什么资金来买——首付哪儿来,如何从银行贷款?如果展现在记者面前的言行都是真实的,这家子应该申请的是廉租房,而不是经适房。延展开来说,按照目前很多经济适用房的门槛设置来套,严格来说他们是买不起、也是贷不了的,但事实就是——成千上万套房子就这么成交了。

  本报特约评论员温国鹏: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民众花钱养着你们就是干活的,现在该干的不干、本该干好的干不好,是不是应该给大家一个交代?比如,那位在最不该疏忽的时候疏忽了、在最该上心的时候没上心的工作人员是谁,难道不该说出来?就算是想让民众做雷锋,也得让我们知道在替谁忙活吧?就算人家不感激民众,也不能不见面吧?起码也得让民众看看他是否真的为这样的偷懒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吧?否则的话,仅凭官方一面之辞,我们心里总是不踏实,担心政府工作人员不能接受教训,继续偷懒。

  钱报网网友凌心园主:姑且我们善意地相信,这次的错误的确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一时疏忽而非故意,或者是出于对其家庭境况的同情。但是作为已经发现错误的住建局,不能仅仅表个态就糊弄过去,必须要有实际的改进措施。比如重新审核这一批经适房的申请人员资格;改进今后的审核措施,做到如何更加严格有效;又或者调研一下像陈晓丽家庭这样的情况,是否个例,如何去帮助他们等等。

  高路:其实,将事件换一个背景,陈晓丽母子如果申请的是廉租房或者公租房,争议就不会这么大。经适房具有私产属性,一房在手几乎可以终身拥有,甚至还能继承转卖,投资的属性远远超出了其保障属性。比较收益巨大,抢的人多了,就必定有一套繁杂的申请程序、严苛的门槛,所以,陈晓丽母子再困难不达标也一样会被拒之门外,除非他们有办法让关卡虚设。相较而言,不设户籍限制、不唯身份的公租房模式,在城市中更有生命力。


钱江晚报 时评·众议 a0014 五道“关”,无人把关 2011-09-01 2129511 2 2011年09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