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6版:辛亥百年

章太炎,31岁

思想者·狂生

  杭州城往西约十里是余杭一个叫仓前的小镇,如今这个小镇以一年一度的“掏羊锅”而闻名。1869年清末,章太炎出生于此并度过少年时代。

  清军入关以来,浙江的民族抗争尤为激烈。清朝历代皇帝在江南制造了多起文字狱,曾静、吕留良案,查嗣廷案,戴名世案,庄廷珑案等血债累累。但反清意识并未随着时间流逝消失。反清之志,在这个江南少年稚嫩的心头自小生根。

  少有逐满之志

  章家是余杭的士绅世家,其父章濬(音:jùn)曾做过杭州知府的幕僚,与余杭知县刘锡彤交好。这个刘知县就是制造百余年来家喻户晓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祸首,此案平反后章父也遭牵连,家道衰落。

  家道衰落使章濬对现实愈加不满,逝世前他叮嘱儿子:“章氏入清已经八世,先辈入殓都是深衣,穿明代的上衣下服,望不违祖训。”

  对章太炎影响颇深的还有外公朱有虔,他时常领着外孙回溯满清在江南制造的众多血案。

  章太炎记得12岁时,外公指导他阅读《东华录》,当读到崇德吕留良案时,外公说:“夷夏大防,同于君臣之义。”章太炎问:“前人有此种说法吗?”外祖父答:“王船山、顾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为甚,谓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

  在清末西子湖畔孤山有一间书院名曰诂经精舍,原是雅好文史的乾嘉学者阮元资助的学术机构,这里曾是众多儒生梦寐以求的读书圣地。主持诂经精舍的山长便是俞樾,清代朴学大师。光绪十六年(1890)正月,21岁的章太炎在父亲去世后走上孤山,受父遗命师从德清大儒俞樾。章太炎在此度过七年寒窗,打下一生学问根基。

  章太炎是一颗少有的读书种子,俞樾也十分赏识这位学生。章氏在诂经精舍埋首“经籍训诂”,所作几十篇“课艺”均被收入《诂经精舍课艺》,在学术上日渐崭露头角。然而,他终究不是躲进书斋安心学问的儒生,1894年甲午战败,社会上穷则思变的思潮暗涌,纷乱的世事已容不下他一张安静的书桌。苦读7年后,他开始主动投身时代漩涡。

  扇了梁启超一耳光

  1897年前后,中国知识界被一场维新运动裹挟。

  章太炎第一次从老师俞樾那儿听到康有为“公车上书”和组织强学会的事时,对康有为充满钦佩。1895年,强学会四处征召有志之士,章太炎毫不犹豫寄出16元银洋,申请入会。

  1897年,他按捺不住心头躁动告别孤山奔向上海,入职维新派舆论重镇《时务报》任撰述。

  《时务报》是近代国人所办的第一本杂志,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夏曾佑出品,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为宗旨。章太炎一加盟即写出《论亚洲宜自为唇齿》和《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等雄文。《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一文强调,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保护学会,选拔和任用人才,“以革政挽革命”。这与康梁等人“兴学会”、“开民智”的观点基本一致。

  然而,作为古文经学传人的章太炎虽尊崇变法,却不接受康有为的“今文经学”,不满他“托古改制”的牵强附会。心高气傲的章太炎曾指出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错漏,每次与梁启超等康门弟子论学时,都争论得水火不容。

  学问的分歧带来了交往的冲突,1897年4月,双方终于把“文斗”升级为“武斗”,章太炎与康门众生大打出手,混乱中梁启超被章太炎抽了个耳光。

  这次群殴事件让章太炎对维新派失望至极,倔强的他愤然离开《时务报》。

  报国心切的章太炎,像早年孙中山一样曾投书李鸿章,结果也像中山先生那份万言书一样,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他寄希望于治世能臣张之洞,也失望而归。

  一腔抱负的章太炎四处碰壁,从诂经精舍出来后就像如今大学毕业生一样,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内心彷徨苦痛,知他者谓他心忧,不知者谓之何求?

  1899年6月章太炎赴日,经梁启超介绍,结识矢志推翻清政府的孙中山,从此感到吾道不孤。

  与老师反目

  1900年7月,上海像往年一样炎热,唐才常、容闳、严复……维新派名流百余人云集张园。他们不是雅集也不是聚餐,而是在开一次特殊的“中国国会”,主张排满,但又奉光绪为帝。

  流亡日本归国的章太炎站了出来,他大声疾呼:“一面排满,一面勤王,既不承认清政府,又称拥护光绪皇帝,实属大相矛盾,决无成事之理。”可惜在座诸公无一回应。

  三日后第二次“中国国会”如期召开,章太炎抢先宣读了《请严拒满蒙人入国会状》,并剪下辫子,脱长袍,穿西装,以示决绝。剪辫子是章具有标志意义的革命行为,表明他与满清政府的决裂,也与保皇的维新派分道扬镳。

  又是剪掉辫子,又是频发反清言论,章氏言行已为很多正统的夫子所不容,所作所为也不断地挑战老师俞樾的底线。他当初离开诂经精舍,俞樾为爱徒学业半途而废感到惋惜,没想到日后学生越走越“异端”。

  俞樾算晚清思想比较开明的学问家,但他主张忠君爱国。章太炎逾越了传统士大夫边界,俞樾要和这个学生划清界限。

  这年章太炎去拜访在苏州颐养天年的俞樾。没想到老先生见面即破口大骂:“你不走科举之路可以原谅,但你远离父母陵墓到日本人统治下的台湾是为不孝;你骂朝廷批皇上是不忠,不忠不孝非人类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面对老师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章太炎却不卑不亢地说:“我从先生学经学,今天的经学渊源在顾炎武,顾学不正是要使人们推寻国性,明白汉、虏分别的吗?”两人不欢而散。之后章太炎写下《谢本师》,毫不客气地指责老师:“何恩于奴,而恳恳蔽遮其恶?”


钱江晚报 辛亥百年 d0006 思想者·狂生 2011-09-20 钱江晚报2011-09-2000013;2150071 2 2011年09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