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本地新闻·热线

不同的年代总有不同的悲欢离合,本报推出“纸上寻亲会”栏目
如果你有要找的人,如果你想讲述寻亲背后的动人故事,请@钱报纸上寻亲会或致电96068

钱报“纸上寻亲会”
帮你找回那一份失落的亲情

  看过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的读者一定曾被那份血脉亲情所打动,4个带着全家福被分别收养的孩子,历经20年人间沧桑终于重逢,那句“兄弟姐妹本是天上的雪花,落在地上,化成水,结成冰,就再也分不开了”令人落泪。

  不管岁月历经何种变迁,不同的年代总有各式各样的悲欢离合。不变的是血缘的牵绊、是坚韧的情感。

  读者应该还记得,本报9月9日见报的《急寻王莲香,94岁的老母,想看你最后一眼》,促成了母女二人64年后的团聚。

  离散与团聚的故事,如此让人动容。

  你是否也有失散多年的亲人?你是否想联系多年前的战友?你是否还在惦念往昔的同窗?

  《钱江晚报》特别开设“纸上寻亲会”专栏,如果你有想要找的人,你想讲述寻亲背后的动人故事,请致电热线96068联系,也可以关注新浪微博“钱报纸上寻亲会”,让大家帮助大家,找回那份久违的温情。

31年前,双胞胎姐妹无奈分离

她就像身体少了某个部件般遗憾

孪生姐姐,你现在过得好吗

  本报讯 “都说双胞胎姐妹有心灵感应,可我的同胞姐姐在哪里?”读者杜薛丹在给本报打来的电话中,掩饰不住内心的失落,因为自己的孪生姐姐在幼年时被送了人,30年来她一直在像是缺少身体某个部分的遗憾中度过。

  杜薛丹今年32岁。1979年9月5日,她和姐姐这对双胞胎出生在绍兴越城区。这本该是件喜事,可杜妈妈骆雅珍心里却有说不出的苦:怀孕8个月时,丈夫无情地抛弃了自己和7岁的大女儿,离家后再无音讯。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刚出生的两个女儿,该怎么养?

  1980年10月,骆雅珍一位同事看她撑得辛苦,告诉她杭州有户人家想收养孩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杜妈妈终于决定:把双胞胎中的姐姐送走。“母亲说,家里真的太苦,揭不开锅,不想几个孩子都跟着她吃苦。”

  “姐姐被送到了杭州,介绍人是母亲同事张叶芳的婆婆张茶仙奶奶。张奶奶当时住在解放街,她把姐姐介绍给住在同一个台门里的吴奶奶,吴奶奶的女儿想要领养个孩子。”

  杜薛丹说,时隔30年,如今,对当时情况了解甚清的张茶仙奶奶已经去世了,很多细节无从问起。

  记者找到了杜妈妈的同事张叶芳。她回忆:收养杜薛丹姐姐的这户人家,姓陶或姓金,好像是金华人。当时,这对夫妻把孩子户口报在小营街道茅廊巷居委会,出生年月可能报大了一年。几年后,由于旧城改造,部分住户拆迁到米市巷、杭州浅水湾城市花园附近,还有部分邻居不知搬到哪去了。

  张叶芳说:“我也去找过但没找到。而且收养姐姐的人家可能并不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也可能有意识地和老邻居断了联系。”

  现今已经结婚生子的杜薛丹,常常在照镜子的时候想:那个和我有着一样面孔、流着同样血脉的姐姐,现在在哪?过得怎么样了?

  母亲骆雅珍年纪大了,更是非常想念这个女儿,经常念叨自己对不起那个孩子。

  杜薛丹说:我很担心这样会不会打搅到姐姐或她的养父母现在的生活,可我真的想知道姐姐现在过得好不好,哪怕只是通个电话。“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我很想见见她,毕竟我们是一胎双生,同胞的缘分多么难得,我不想就这样让它断了。”

  本报记者 陈淳戈

  本报实习生 吴颖珊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热线 a0005 钱报“纸上寻亲会”
帮你找回那一份失落的亲情
2011-09-20 2152724 2 2011年09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