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本地新闻·法眼

“潜行打拐”27个小时,本报记者救回四岁男孩

对方开价三万五卖男孩,本报记者与杭州警方、打拐志愿者联手解救
记者陈雷:“抢”回孩子的瞬间,我的掌心里全是汗水

  从前天上午10点30分到昨天下午1点50分,整整27个小时。

  对于我来说,有着无比特殊的意义。因为这27个小时,我与打拐志愿者配合警方,在汽车南站附近的公园里救回了一个即将被卖掉的四岁男孩。

  这27个小时,从紧张到兴奋到担心,最后落于怅然。孩子还很小,并不知道究竟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

  解救成功后,孩子被我抱着走向派出所。我担心地看着他,默默地跟着人群走。孩子喃喃地问我:“阿姨,怎么了?”

  正是这样的懵懂,让人心酸。

乔装买家:四岁男孩,对方要价三万五

  事情源于9月21日上午10点半。广东的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网名)发来消息:“金华有人贩,要到杭州来卖小孩。我后天到,直接捉了?”

  他的意思是想请我帮忙联系警方,安排在见面“交易”的时候对人贩进行抓捕。

  作为跑公安线的记者,我立即与浙江省公安厅、杭州市公安局刑侦部门专门负责打拐的警员取得联系,他们表示一定鼎力相助,让我们继续“扮演”买家,在不惊动卖家的前提下,再多套点话,掌握具体资料。

  几次QQ上的你来我往,线索逐渐清晰:对方自称四川人,在金华。至于价格,对方开价5万,最后谈妥的价格是3万5。为了一表“诚意”,对方还给我们看了孩子的照片,是个机灵可爱的男孩。

  一边虚与委蛇,“上官正义”一边开始比对失踪孩子资料,感觉很像先前在陕西失踪的一个小男孩。对方虽然声称是自己的孩子“送养”,但也可能是人贩子。

  我们决定与对手掰掰手腕。时间定好:9月22日下午1点,杭州汽车西站见,一手交钱一手领孩子。

突生波折:交易地点临时变动,三路警员埋伏公园

  “交易”的过程很艰难。

  我先联系了汽车西站附近的留下派出所,负责刑侦的祝所长对这个线索高度重视,他对西站周围的地形很熟悉,张口就说了几个可以进行交易又方便实施抓捕的地点,还安排了几套不同条件下的行动方案。

  可昨天中午12点20分,当“上官正义”从飞机场来到武林门,准备换车前往汽车西站时,对方再次变卦:“汽车南站,我已经到了!”

  这一换,打乱了所有部署:西站的警力落了空,我们安排的摄影记者不得不横穿杭城,另一路记者临时抽调赶向汽车南站。

  此时离交易时间,只有不到一小时。

  我们迅速与汽车南站派出所、交通治安分局治安大队、上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取得联系。相关公安部门立即安排警力赶来汽车南站形成合围之势。

  13点40分, “上官正义”终于赶到南站。这时对方已经等得不耐烦,“没有诚意,我们要走了。”

  时间太紧迫,我们冒险出发。对方要求去南站旁边的公园,记者与“上官正义”伪装成买孩子的姐弟:我去“看货”,他去“交易”。

  走向公园的路上,记者接到的最后一个电话来自上城刑警大队便衣队队员李永跃:“不要担心公园太大,我们来的人够多,你小心!”

  此时,已有三路警员埋伏在公园周围了。

解救瞬间:我一抱起孩子,警察就出现了

  我们走进公园大门,在花坛边寻找目标。此前,警方在监控中发现了一群可疑的人,现在却不见踪影。

  正在纳闷,我看到迎面来了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头发很长,盖住了半张脸,手上牵着一个大眼睛男孩。旁边还有一个长发女子,有意站开了两步,看着我们。

  “叫叔叔、叫阿姨。”小伙子吩咐男孩。

  男孩立即脆生生地喊起来:“叔叔阿姨好。”

  我仔细地看了看孩子,孩子的头发有点黄,脸色也不够好,但一双大眼睛很有神。

  “你妈妈在哪里?”孩子想了想说:“跑掉了。”

  我向孩子伸手:“阿姨抱抱好不好?”

  孩子没有答应,但是那个小伙子推了他一把。他有点不情愿地走上来。我把孩子抱了起来,入手很轻。

  就在那一刹那,换上了便装的南站派出所所长金阳明、治安大队长蒋巍迅速出现,分别扣住了小伙子和那个女子。

  这一刻,我才发现自己的掌心里都是汗水。

  在南站派出所里,被抓牢的小伙子自称“熊昌银”,他说这孩子是他的亲生儿子。怕我们不信,还拿出了孩子打预防针的登记本,上面写着孩子叫“熊谐”,出生于2007年1月1日,但是他说儿子的真正生日应该是2006年12月15日。

  该男子说,他没结婚,孩子妈妈的家里一直反对他们在一起,最终孩子妈走了。他一个人无力抚养孩子,所以想“送人”,顺便要点“补偿”。

  截至昨天发稿时,案件已经移交给上城公安分局望江派出所侦查。“熊谐”会留在派出所和警察叔叔在一起。警方已经分别为“熊谐”与自称“熊昌银”的男子做了DNA检测。至于那名长发女子,在进入派出所后,一直声称“我是在旁边看热闹的”。

  孩子究竟是不是“熊昌银”的亲生儿子?警方表示一方面要等待DNA检测结果,一方面还需要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本报将持续关注此事。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法眼 a0008 “潜行打拐”27个小时,本报记者救回四岁男孩 2011-09-23 钱江晚报2011-09-2300007;钱江晚报2011-09-2300010;钱江晚报2011-09-2300012;钱江晚报2011-09-2300014 2 2011年09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