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5版:辛亥百年

1907年。浙江安定学堂。浙江首个私立中学。

学长血染黄花岗

  1907年,一场为争路权主权的斗争在浙江沸沸扬扬地上演了。

  清政府将浙江境内自嘉兴经杭州到宁波的铁路修筑权转给英国,由英国资本为主。而已经集股成立商办铁路公司、准备开工的浙江绅商,只被允许分购股票。

  浙江民众群情激愤,发起了“拒借款保路权”运动,浙人罢课罢市,甚至有人自杀抗议,国内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了浙江保路运动。

  只存在80天的《神州日报》,对保路运动亦有着不小的影响。

  最终,浙人从洋人手里硬生生地将路权夺了回来。

  

  

  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当时几份著名的白话文报刊,来说说发生在杭州七中的辛亥故事。

  中国第一张白话文报纸

  当年,赫赫有名的胡雪岩,有个亲侄子叫胡趾祥。1901年冬,他从武汉回杭州做生意,与日本留学回来的陈叔通等人成了朋友,经常聊天的他们,决定“捐建学校,富国强民”。

  胡趾祥很豪气,当即拍出8000块作为学校的开办费,又拿出6万元成立教育基金,用于学堂日常运作。

  1902年8月,安定学堂正式开学,杭州名士项兰生任校长。他和陈叔通等人一起规划校园,买设备,制定规章,等等。

  早在1901年6月,项兰生就与陈叔通、林琴南等人一起,在他位于祖庙巷的家里,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白话文报纸——《杭州白话报》,先后请了林白水、孙江东等人做主编,用白话文写作,宣传革命。学校创办初期,项兰生还继续兼任着该报纸的经理。

  不难发现,当时《杭州白话报》的主要采编人员,都是光复会会员,或与光复会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员,报馆因此也成了光复会的主要活动基地。

  《杭州白话报》不断宣传新政,攻击缠小脚、迷信和吸鸦片,发行量很快从最初的2000份升到5000份,很多有识之士都是它的读者。

  林白水在回首当年的辉煌时说过,“《杭州白话报》,应该算是白话的老祖宗了。”

  1903年,光复会会员孙翼中从日本回国,主持《杭州白话报》,重点宣传革命,推翻清政府,在它的推动下,浙江革命力量迅速壮大。

  那个时候,安定学堂师生还参与了另一份著名刊物——《浙江潮》的采编。

  1903年,中国留日学生浙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了《浙江潮》,大篇幅介绍新思想、新文化,杭州白话报馆和安定学堂是其重要征稿和发行基地。

  安定学堂的教师韩静涵(靖庵)负责《浙江潮》里一个重要版块——“调查文稿”,组织刊发了不少振聋发聩的报道。这韩静涵也是才子,至今,西泠印社里还收有他的对联。

  有两位学长是黄花岗烈士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提起的《杭州白话报》中坚林白水和林琴南。1901年的时候,他们收了两个弟子,叫林文、林尹民。

  这两位公子也大有来头,他们的舅舅是当时杭州府仁和知县的林孝恂,这个林孝恂有一个著名的孙女,叫林徽因。

  林孝恂当时在家里办私塾,请来林白水和林琴南当老师。1904年,在两位老师和《杭州白话报》的影响下,林文、林尹民相继考入浙江安定学堂。

  到了1905年,林文退学,东渡日本到成城学校,也就是日本陆军士官生学校就读,第二年,林尹民也赶过去了。

  他们两人和著名的《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曾同住在东京“田野庐”,以激进知名,人称“三林”。

  林尹民从小习武,仰慕张飞,以“猛张飞”自诩。1909年,他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目睹民族面临的困境,他曾叹道:“大丈夫此世当以铁骑五千横行天下,效檀,王,徐常辈(皆明初爱国将领)驱逐胡虏,收复河山耳,何能终身伏案作博士耶?”

  林文、林尹民去世的消息,传到安定学堂师生耳里,已经是黄花岗事件之后了,两人位列72烈士之中。

  在黄花岗起义中,林文是最先牺牲的。当时黄兴与林文率百余人,从小东营出发,向两广总署发起总攻。

  林文在前线,与赶来镇压的清军水师提督李准的卫队相遇。林文向李准的部下高呼:“同胞们,我等皆汉人,当同心戮力,共除异族,恢复汉疆,不宜自相残杀。”话音未落,头部中弹牺牲。

  坚定的保路运动支持者

  最后要提到的一份报纸,叫《神州日报》,这份报纸虽然只存在了80天,但对浙江的保路运动有着不小的影响。

  当年的保路风潮,浙江各界士绅积极投入,其中包括安定学堂的第二任校长叶仲裕。

  叶仲裕年轻的时候就读上海震旦学院,1905年与马相伯、于右任、邵力子等人创办了复旦公学,也就是现在的复旦大学。叶仲裕担任学长,也就是现在说的学生会主席。复旦大学曾经在校园内建了一座“景莱楼”,就是用来纪念他的。

  1907年的时候,因为项兰生离开安定学堂,叶仲裕回杭州接任。

  这个叶仲裕,在当校长的时候,加入光复会,他与会员沈瓞民等发起组织了浙江旅沪学会。

  他又与于右任一起,创办了国内革命派第一份现代化报纸——《神州日报》,叶仲裕一个人兼编辑、撰稿和出版发行等工作。但因为报馆被焚,报纸只坚持了80天。

  之后,叶校长全身心投入保路运动,由于晚清政府卖国政策干扰,运动不能顺利开展,导致他积忧成疾,患上了当时还不为人熟知的忧郁症。

  病稍微有点好之后,叶仲裕从上海去郑州探亲。途经长江时,他对船员高谈保路运动发展情况,情绪激昂愤慨。

  但谁也没想到,这天深夜,他投江自尽,以死警世,年仅二十九岁。《浙江潮》将他誉为“陈天华第二”。


钱江晚报 辛亥百年 d0005 学长血染黄花岗 2011-09-27 钱江晚报2011-09-2700008;钱江晚报2011-09-2700009;钱江晚报2011-09-2700015;钱江晚报2011-09-2700011 2 2011年09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