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校有百年历史
今天的90后,再议辛亥精神
透过百年的风烟,进入青春的课堂,展现在今天的90后面前的,不仅仅是那些熟悉的陌生人,辛亥也不仅仅是教科书中的一个章节。
人生的壮丽,文化的庄严,时代的力量,凝结在杭高的校舍里,杭十四中的校徽里,绍兴一中的校训里……
这一课让90后震撼:原来,辛亥的精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本版文字/陈 宽
屠晨昕
徐 洁
陈宇浩
郑 琳
我们的校园里,矗立着两个立姿的年轻人雕像,我一直没关心过他们是谁,为什么要做他们的雕像。
听完课后,我才知道,他们就是我们的校友林文、林尹民。
他们献身于100年前的黄花岗起义中。
对于辛亥革命,我以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评价: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神秘而高远。
看到他们,我深切地体会到,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具体而真切。
【杭七中 高一(8)班·陶睿】
站在辛亥革命百年的高点上,我们看到的是教育制度被推翻后的一次重建与新生。
学生的质疑精神被培养,学习与丰富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绍兴一中 高三(1)班·丁怡】
杭七中、辛亥革命,这两个词,以前我从未想到有什么联系。直到上课前,我还一直心存疑惑。
现在,我终于了解了。我所在的学校,居然有这样一段故事。
我们“正成德年龄,正达才时候”,一定会“光阴争顷刻”,“毋自蹉跎”。
【杭七中 高一(2)班·杜一】
宏大的历史叙事,由无数个凄美的小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关于爱情,关于家,关于朋友,关于普通人……在历史的洪流里,他们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我也想起了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十月围城》,那里面一个个来自不同阶层的鲜活人物,最后都为了共同的理想洒下血与泪。
虽然我们离那个年代很远,但是心中翻江倒海的感动是真实的,为前辈们流下的眼泪也是真实的。
【杭高 高一(3)班·仇辰】
是这样前赴后继的一群学生;是这样恪尽职守的一批老师;是这样平等民主的一种校风,使得嘉中在辛亥革命的旗帜下坚定不移地向着心中的信仰前进,使得嘉中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谱写出血与泪交织的诗篇。
面对这样的嘉兴一中,怎能不令人自豪?
【嘉兴一中 高一(3)班·张燚】
我们是该为学校而骄傲的,不仅仅因为它人才辈出,而且它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始终坚持它“教育救国”的责任。
首开先河的《杭州白话报》,黄花岗起义中的两位烈士,保路运动中以身殉国的校长,光复浙江之役中的指挥者身影……
除了钦佩,还有感动。
【杭七中 高一(6)班·杨汪洁】
回望百年,百年前的他们是如此地意气风发,满怀抱负。
百年后我们学习的地方,已了无他们的踪迹,也许我们脚下所踩着的土地,曾是他们激情演讲的地方,曾是他们洒满鲜血的地方。
【杭十四中 高一(12)班·夏云】
今天,听了“安定大讲堂”的课,感触很多。
我突然觉得我们七中变得好神秘。因为我从未想过,辛亥革命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会有我们七中的一份贡献。
我们的学校应该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了解、继承和弘扬的东西吧?
【杭七中 高一(6)班·鲍冰鑫】
追求,一直是我们这代人很困惑的问题,但是百年前的革命志士却没有犹豫。
挽救中国、打破旧礼教的渴望,赶超了所有其他的欲望,成为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共同追求。所以,鲁迅敢于发动“木瓜之役”,黄花岗的烈士勇于赴死。
也只有如此地坚定不移,就算是就义,便也无遗憾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伟大更有意义的成就。
【杭高 高一(3)班·郑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