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d0002版:人文·文娱

台湾电影“监制一姐”李烈:

这两年的电影
《让子弹飞》还不错

  本报合肥专电 从《海角七号》、《艋舺》,到今年夏天上映的《翻滚吧!阿信》、《那一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赛德克·巴莱》,一批台湾电影,正悄悄地把观众拉回影院。虽然与杨德昌、侯孝贤时代的台湾电影的辉煌没法比,但总算让人看到了复苏的痕迹。

  10月19日深夜,合肥金鸡百花电影节。被阮经天、赵又廷和彭于晏尊敬地称为“烈姐”的李烈,化着精致淡妆,穿着舒适得体的休闲服,优雅地坐在本报记者面前。她18岁入行,比很多人都了解台湾电影这个行业。她曾是《一剪梅》中柔弱的富家千金,也曾是著名音乐人罗大佑的妻子,如今她是台湾电影监制界的一姐。

  她其实只监制了三部作品,《囧男孩》、《艋舺》和《翻滚吧!阿信》,但她一手培育的台湾“新三小生”(阮经天、赵又廷和彭于晏)正受到大陆导演的青睐,填补青春偶像男星的空缺。

  由于好莱坞大片的冲击,2003年的时候,台湾电影人惨烈地喊出“台湾电影已死”,一直到今年夏天,台湾本土电影才开始“触底反弹”。连着上映的《翻滚吧!阿信》、《那一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赛德克·巴莱》把好莱坞大片都打败了,本土电影市场份额达到了20%。

  “其实台湾电影人一直在反省。最惨的那些年,台湾电影人关起门来问自己,观众要看什么。因为文艺片带来的荣光一去不复返,而台湾电影还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导演拍的电影是给自己看的。最后导演们觉悟了,先要把观众找回来。今年夏天票房的爆发,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李烈说。

  虽然台湾电影在逐渐复苏,但与巅峰时期还是相去甚远。经历过才会有痛,李烈说大陆电影和演员的日子,现在确实比较好过,但并不是没有危机。台湾电影所经历的教训,仍然能给大陆电影带来启示。

  当记者说到大陆电影都忙着在拍大片,用大明星大投资去赚大票房,李烈反问:“要是大片一部一部都不赚钱了,谁还有机会拍大片?”而且她不客气地说:“这两年的大片都蛮难看的。对那些只有场面、特效的电影越来越不喜欢了。只有《让子弹飞》还不错,它没有那么深沉,看的时候非常放松,但每个镜头又都回味无穷,让所有观众都能感受到愉悦。”至于今年“十一”期间在大陆上映的《白蛇传说》和《画壁》,她笑着表示还没看过。(更多内容,详见钱报网“陆芳观影团”微博)

  本报记者 陆芳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 d0002 这两年的电影
《让子弹飞》还不错
2011-10-21 2189507 2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