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n0007版:宁波城事·甬金

本报牵线,两奉化裁缝赴英学艺

将亮相年底英国顶级裁缝工艺大赛

  英国伦敦的萨维尔街,聚集了英国乃至全世界最顶级的裁缝,是高级定制男装的胜地。

  去年10月的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以下简称服博会)上,10位来自英国萨维尔街的顶级裁缝特意委托本报,希望能在宁波招徒弟,带到英国去培养,条件是有10年以上的红帮裁缝技艺的裁缝师。

  昨天,记者从今年服博会上听到一个好消息:通过本报报道牵线(详见2010年10月22日《钱江晚报·宁波城事》8版),英国顶级裁缝成功招到了两位符合条件的宁波籍裁缝徒弟,现已在英国上了4个月课了。

  徒弟们学习的情况如何呢?据透露,他们将有机会参加今年圣诞节举行的萨维尔街全手工裁缝工艺大赛,与英国当地的顶级裁缝一比高低。

英国裁缝技艺也后继乏人

  昨天上午,宁波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几位金发碧眼、上了年纪的洋裁缝现场搭起裁剪台,演示定制西服的制作过程,像是在做一件精细的工艺品。

  他们都来自参加英国亨利百利全手工洋服定制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875年,是英国外交部指定官方裁缝公司,公司的高级技师曾多次为欧洲皇室和著名明星量身定制服装。

  去年委托本报招宁波徒弟的英国顶级裁缝也正是来自这家公司。公司代表安德鲁陈介绍,目前在英国愿意从事手工裁缝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手工定制技艺面临失传。

  他们选择在宁波招裁缝师,主要是看中宁波雄厚的技术人才基础,选一些手工基础好的宁波裁缝到英国培训,以后还能帮助公司拓展中国市场。

裁剪一件成衣,选出两位学徒

  英籍华人王标是英国可迷联全球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他一直致力于把宁波红帮裁缝工艺引入西方服装市场,并把英国高档洋服的手工缝制技术和工艺带入中国奢侈品市场。

  昨天在现场,参与了整个英国顶级裁缝招徒和培养过程的王标详细对此进行了介绍。

  2010年10月22日,本报的报道见报当天,30多位裁缝专程来到服博会,找到他们摊位,要求报名。“我们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裁剪一件成衣交给我们。”王标介绍。通过成衣作业,最后,英国顶级裁缝们选择了其中的两位男裁缝,一位43岁,一位45岁,都是宁波奉化人。

  据了解,这两人从小就在家乡学习地道的红帮裁缝技艺,后曾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城市的成衣店内工作过,去年,两人回宁波。

中国徒弟年底参加顶级手工裁缝大赛

  由于办理工作签证的时间比较长,今年6月,两位宁波裁缝才前往英国学习。

  在英国,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当地裁缝师傅的工作态度。他们把衣服当作艺术品,用情感和工艺技巧来制作,享受整个过程。在裁剪上,英国萨维尔街西装更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比如一套手工西服要缝6000多针,纽扣都是牛角或珍珠贝壳材质,锁扣眼也都是靠手工完成等。

  两位宁波裁缝并不懂英语,不过语言并没有成为学习障碍。因为裁缝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照画好的样制作,现在已请了专门的英语老师,每天给他们上一个小时的课,而平时上课,也有专门的翻译在一边。

  对这两个宁波裁缝徒弟,英国的裁缝老师也很满意,“很聪明,学得非常快。”

  安德鲁陈说,他打算今年的圣诞节,让这两位徒弟去参加萨维尔街全手工裁缝工艺大赛。

  而这次服博会,王标将和宁波的浙江纺织服装学院接洽合作计划,看能不能通过选拔的方式,每年在该校选择20名左右能吃苦耐劳的学生,输送到英国萨维尔街去学习。


钱江晚报 宁波城事·甬金 n0007 本报牵线,两奉化裁缝赴英学艺 2011-10-21 2190233 2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