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n0005版:宁波城事·甬现

鸟多了,水质改善了,起到了环境教育的作用

杭州湾湿地三大亮点受世行肯定

  本报记者 邹洪珊

  候鸟从西伯利亚迁徙至澳大利亚,杭州湾湿地是一个重要中转站,180多种鸟儿在此停留栖息。

  因为这些鸟儿的承诺,2007年,世界银行也对这一片土地给出了承诺,启动了全球环境基金(GEF)慈溪湿地(宁波杭州湾湿地)项目,总共提供了500万美金的赠款。同时,从2007年开始,世界银行每年会派人来检查两次。

  昨天,记者从杭州湾湿地了解到,世界银行代表团在这里进行为期三天的最后一次监督检查。

世界银行代表肯定杭州湾湿地三大功能

  “杭州湾湿地,是世界银行和GEF组织计划实施的“东亚海洋大生态系统污染削减项目”的第一个子项目,将为东亚地区海涂湿地保护提供样板。”工作人员说,这次世界银行代表听取了湿地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参观、考察了杭州湾湿地中心。

  工作人员表示,本次考察的结果还在整理,不过代表们对于湿地的三大功能给予了肯定:鸟儿多了,代表生态好了;水质的改善,突出了工程湿地的消减污染功能;还起到了环境教育的作用。

小鸭们已来过冬

  滩涂边,昨天记者看到了一只只远方飞来的小鸭们:30只绿翅鸭、31只琵嘴鸭、200只斑嘴鸭、2只赤膀鸭……滩涂上一个个小黑点,让工作人员们兴奋不已。

  “绿翅鸭今年4月底才走,怎么现在又来了呢?”工作人员说,今年小鸭们普遍来得早了,往年它们要10月底才到,“我们正在研究一个课题,食物丰富、环境安全的条件下,鸭类会不会告别迁徙,在一个地方永久居住。”

湿地项目的启动,是“无心插柳”

  “当年,这里只是城市污水系统的延伸品,很庆幸,我们把这块地方保护下来了。”工作人员说,杭州湾湿地项目的启动,也有些“无心插柳”的意味。素有“唐涂宋地”之称的慈溪,是一个典型的滩涂围垦城市,全市行政面积近70%靠围涂而成。“一直以来,慈溪通过滩涂围垦,把土地指标转换出来作为建设用地。”

  2005年,慈溪与世界银行合作,搞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在合作中,世行的工作人员意外发现,在杭州湾的湿地一带鸟类很多,极具保护价值。“能不能把这里保护起来,成为鸟类栖息地?”当时,世行代管的全球环境基金(GEF)提出,他们愿意捐助500万美金的项目基金。

  在寸土寸金的慈溪,划出43平方公里作为湿地公园,近乎奢侈。工作人员透露,很多人曾提出不如建农田、建别墅、建高尔夫球场。不过,慈溪政府最后还是决定,建湿地公园。

  “现在每个人都说这个事情做对了。”

未来:打造国家级湿地公园,不考虑深度开发

  “世界银行的每次调查,都能给我们带来的最新的理念。”湿地管理中心主任岑柏峰说,“湿地的开发,现在业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借着生态的名义招揽游客;还有一种是从纯环保角度,认为保持原生态最好。”对此,他觉得,不破坏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才是真正的保护。

  他告诉记者,接下来准备在环境教育上突破。“目前,爱鸟的大部分都是民间组织,是市民发起的。如果政府能组织,就更好了。”他透露,明年5月,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中心将有5D影片,讲述候鸟迁徙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保护的队伍中来。

  他说,湿地公园未来将打造成世界级观鸟点,以及融保护、利用、研究、游览、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但不考虑深度开发,最多在周边开发一些会议中心等,发展衍生旅游,“未来,杭州湾的湿地优先考虑环境教育、生态旅游”。


钱江晚报 宁波城事·甬现 n0005 杭州湾湿地三大亮点受世行肯定 2011-10-21 钱江晚报2011-10-2100009;钱江晚报2011-10-2100015;钱江晚报2011-10-2100016;钱江晚报2011-10-2100017;钱江晚报2011-10-2100018 2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