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主席尚福林:
回归曾经奋斗的地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时代周报 富图供图
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证监会主席的更替已成为每一段“资本断代史”的风向标。从刘鸿儒到尚福林,历经五届更迭,每一届都有独树一帜的特征。尚福林就在这个毁誉参半的位置一坐就坐了九年。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证监会主席任期超过三年。
尽管尚福林时代画上句号,但作为素以务实、稳健、善处棘手问题著称的风云人物,其统帅资本市场九载春秋,留下的辉煌与缺憾为人乐道。
北京某知情人士透露,中央高层对尚福林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期间工作表现和成绩的评价非常高。与上述北京知情人士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一位来自深圳的某私募指数化投资总监,在其心目中,尚福林的得分也非常高。
但也有人观点相左。北京某证券公司资本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如若真的要打分,我只能给打59分。”更有甚者,有人在网上公开发文《寄语尚福林:防守有道还需革新有为》,暗示改革推进迟缓。
不管爱与不爱,资本市场“尚时代”都已告结束。唯一没有结束的是,他留下的改革印迹以及未竟的改革路。
沉稳的实干家
既没有“海归”的背景,也没有国内名牌大学的学历。尚福林是在中国跌宕的金融变迁中成长起来的高官,是颇具“中国特色和政治智慧的监管者”。
1951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的尚福林,当过兵,1982年北京财贸学院毕业后进入央行总行。此后长达18年的时间,尚福林从副处长到处长,副司长、司长再到行长助理和副行长,一个台阶也没拉下,一个台阶也没有跨越。2002年初出任农行行长。
20多年的银行从业经历铸就了尚福林稳健、低调的风格。这也是接触过尚福林的人用来描述他最多的字眼。媒体印象中,尚福林神情严肃,极少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面对记者总是面带微笑,一言不发。据一位记者回忆,2003年两会时,很多官员都遭到记者们的“围堵”,但尚却很少,因为很多记者根本不认识他。
“谨慎但并不保守,平和但并不平淡,定力十足,又不乏魄力。”一位长期接触尚福林的官员这样评价。1993年时任央行计划资金司司长的尚福林跟随当时的副总理朱镕基处理“三角债”,其铁腕和效率就被朱镕基赏识,夸赞他是“飞来的尚福林”。
2002年,股市低迷,几乎所有指责的矛头都对准了证监会之际,尚福林临危受命。但到证监会后的尚福林却没有当即发力,低调亮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交易所搞调研。之后近乎一年的静默是深入翔实的调查。在市场疲态和焦虑中,能够静默一年,其勇气和“定力”深为好评。
在一位市场人士看来,这也是懂国情的表现。“尚福林上任之初并不急于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争取高层支持。这说明,他深知证券市场的问题不是证监会一家能解决的,必须要把握改革的步伐和时机。”
尚福林的平和有个著名的段子。2008年行情不好时,北京奥运会开幕,有好事者编纂,称奥运圣火将由尚福林从6124米高台跳下点燃。恰好有人在开幕式现场见到尚福林,打招呼说:“你来了?”尚福林回答:“来了来了,点火来了。”一时舆论感叹他的平和与自嘲。
主政证监会9年,尚福林深知自己的只言片语就会对股市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低调是其很大的属性。少有煽情的演讲,更多地是“照本宣科”,更无“造市”、“托市”的表态。唯一的高调莫过于在股改试点的紧要关头,出席了国务院新闻办为其专门举办的一场股改新闻发布会。会上尚福林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如今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股权分置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搞好。”其体现出的坚定和魄力为人所知。
未竟的证监遗产
“实现全流通、结束单边市、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大型国企完成上市。”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如是总结尚福林9年来的四大贡献。
股权分置改革被认为尚福林最大的历史功绩。股改的成功消除了大股东与小股东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冲突,改变了中国股市与生俱来的制度缺陷,进入了全流通时代,直接促成了后来2005-2007年的大牛市。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1306家公司完成股改,占1319家应股改公司的99%,流通股占总市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2.6%提升到2011年9月的76%。
2003年底至2004年初,证券行业案件频发,部分证券公司面临严重的系统性危机。“摸清问题”后的尚福林痛下决心彻查券商委托理财,杜绝挪用保证金。
到2007年8月,基本完成了综合治理预定目标,初步建立了证券公司市场退出和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
尚福林主政九年,不断完善资本市场法制建设。9年来,新出台和修订的有关规章制度达现行市场制度规则的87%。在尚福林的全力推动下,国务院发布的“国九条”,首次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改变了中国证券市场往日被高度边缘化的历史发展定位。
尚福林主持推出的中小板、创业板丰满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羽翼。截至2011年9月底,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618家,累计IPO融资额达4247.01亿元,先后共有96家园区企业进入新三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共有267家创业板公司上市,累计融资1895.7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47家,占比92.51%。
此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稳步推出,使得中国股市只能单边做多的运行机制得以根本改变,为市场化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及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制度基础。功劳有目共睹,但留下不少的遗憾。“比如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完成,但更多是保护大股东的利益,对公众投资利益保护很不够,这也直接导致了如今限售股解禁上市对股市的冲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证券IPO发行定价广为诟病等等。”知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告诉记者。
此外,在更多中小投资者看来,虽然尚福林主政期间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证券违法犯罪活动予以了打击,但碍于很多时候“证监会既当球员又当裁判的角色”,还是力度不够。证券监管在“公平、公正、公开”三公方面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可否认,尚福林主政9年,虽然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新股发行体制、创业板三高超募的问题等等。但很多事情不是主席一个人的事情,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全面、立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告诉记者。
回归银行系统
与9年前被调到证监会不同,此次尚福林接替退休的刘明康,成为银监会历史上第二任主席,对在火山口待了九年的尚福林来说,是种回归。
这也是他曾经奋斗的地方。此前尚福林曾在银行系统工作25年,现任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蔡鄂生、郭利根等,都曾与尚福林共事多年。目前,中国银监会有4位副主席,1位纪委书记和1位主席助理。
而且与当初初到证监会的“百废待兴”相比,银监会起码迎接尚福林的是,上市银行靓丽的三季报。“此前担任证监会主席的尚福林低调务实,适合更需要风险防范的银行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但也不是“轻车熟路”。“如今的银行业与尚福林此前在农行、甚至更早前在央行时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彼时停留在他印象中的银行还处于技术性破产的阶段。但这些年随着国有银行通过注资剥离不良,引入战投股改上市,不只是资产规模,公司治理等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赵庆明表示,“虽然不是那么陌生,但新的时期新的课题,起码角度也已大不相同”。
与有多年海外工作经验、国际视野的刘明康相比,尚福林是在中国跌宕的金融变迁中成长起来的高官。“尚福林更懂国情,比起前任,相对而言更加客观。”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将来或更关注本土监管。以其在股权分置改革上所积累的经验和手腕看,不会急速大幅推荐相关举措来处理银行业面临的问题。但并不代表不会顺应潮流。”
“对于银行股的问题,特别是银行再融资的问题。估计尚主席通过其在证监会监管者位置上所经受的考验,反过来会重新审视,也会有所作为。”上述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更多的市场人士则期待尚福林在对待银行风险管理上防守有道,同时在金融对实业的提振发展上真正革新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