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本地新闻·民生

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两年来,全省共有5355人次受益

那一声“妈妈”,她等了3年

  本报讯 昨天是第二个国际残疾人日,省残联举行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成果展示活动。4岁的毅毅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舞台,对着话筒喊出了一声“妈妈”。毅毅妈妈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正是抢救性康复项目让患上孤独症的毅毅获得了最及时有效的治疗。

  “2008年的4月17日,毅毅在一家人的欣喜盼望中出生了。那一刻我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妈妈。2周岁了,和我们毅毅一样大的小朋友都会说话了,可我的毅毅还不会叫妈妈、爸爸。那时想到儿子可能有病了,我们去省儿童医院,医生诊断为‘孤独症’。”

  经过全家商量,毅毅妈妈辞掉了工作,陪着儿子四处求医,最终在杭州找到了青苹果孤独症康复训练中心。在青苹果训练了一个月左右,毅毅终于学会开口叫妈妈了,这是3年来孩子的第一声呼唤。经过7个月的康复教育后,现在的毅毅不但会对话还能唱歌、和小朋友玩游戏,偶尔还能帮妈妈做简单的事情。像毅毅一家享受到抢救性康复治疗的孩子还有很多。项目实施两年来,全省共有5355人次得到抢救性康复。

  本报记者 刘栋 本报通讯员 余雪 青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民生 a0003 那一声“妈妈”,她等了3年 2011-12-04 2246072 2 2011年12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