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特别报道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杭州拿什么“迎考”
市民之家、公共自行车、爱心斑马线、公共图书馆……

这些亮点
让检查组读懂“文明杭州”

  本报记者 刘焜

  什么样的城市才配得上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中央文明办专门出台了一套厚厚的测评体系。这套体系,几乎涵盖了城市的方方面面。

  杭州在这场“大考”中究竟发挥如何?哪些方面得了高分,又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日前,杭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汪小玫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创建背后的故事。

  中央文明办检查组对杭州创建工作的考察,既有明察,也有暗访。汪小玫说,她也是事后才知道,检查组在好几次检查时竖起了大拇指。

  这些让检查组读懂杭州“文明内核”的地方,其实大家都耳熟能详——

  一个是位于钱江新城市民中心的市民办事大厅。“检查组的同志去看过之后,赞不绝口,最好的地段、最好的硬件、最全的服务,本来办手续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几个小时就能搞定,而且还是在这么优美、舒适的环境里。”汪小玫说检查组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真的是在为民办实事。

  另一个出彩的地方就是杭州的爱心斑马线。检查组对杭州这项措施的评价是这样的:“杭州做得非常好,马路上车让人已经成为一种自觉。”

  检查组的同志回来之后,还特别告诉汪小玫,他们采访了一位普通的市民,这位市民是这样说的:“我走过去车子会让我,我感觉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尊重,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守规。”杭州市民的这种文明素养的提高,深深打动了检查组。

  好评,远远不止这些。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和公共文化的服务,也赢得了检查组的掌声。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给检查组的印象是三点:借车方便,市民肯定,管理规范化。

  此外,杭州任何普通市民都可以享受的“五星级”图书馆,更是许多城市所没有的,让人“非常感动”。

  那么,杭州又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呢?

  汪小玫说,全国文明城市的检查,是不直接反馈结果的,但在检查过程中,杭州的角角落落都是直面检查组的,肯定也有需要以后进一步加强的地方,比如对城乡结合部的管理、外来务工人员的文明素养提升等等。


钱江晚报 特别报道 a0003 这些亮点
让检查组读懂“文明杭州”
2011-12-20 钱江晚报2011-12-2000009;钱江晚报2011-12-2000010 2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