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本地新闻·民生

实施垃圾分类后,杭城部分试点小区意外发现流浪猫少了三四成

垃圾桶“闭嘴”,流浪猫自动“节育”

专家表示,流浪猫没有食物,会自动减少发情概率

  如何控制流浪猫数量泛滥,曾经让杭城爱猫人和居民们讨论经年,一度爱心人士呼吁免费绝育、居民收养,可一直没有很好的成效。

  柳暗花明,近日杭城一些试点小区实施垃圾分类、直运后,有了意外的收获:小区里的流浪猫数量减少了三四成。本报记者询问专家后得知,原来流浪猫没有食物后,会自动节育。而食物链断裂,可能导致城市流浪猫迁徙。

意外发现:实行垃圾分类一年,流浪猫不再“扰民”

  “请让垃圾桶长期闭嘴,流浪猫狗就不会继续拾荒。”昨天,位于杭州保俶路附近的上保社区在垃圾桶上贴上了漂亮的宣传画。社区书记朱晓君告诉记者,这是为了让大家都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另类作用”:“我们也很意外,实行垃圾分类、直运一年来,居民关于流浪猫扰民的投诉竟然一起没了。”

  老体育场路557号的老房子看起来陈旧凄凉,朱晓君说:“2005-2009年间,这里的一户老居民常常给流浪猫喂食,于是那里附近一直聚集着20多只流浪猫,不少邻居都觉得头疼。”

  流浪猫夜晚扰民,邻居们的投诉大都集中在噪音上。“一直到前年、去年,每年都有五六起投诉,不过今年居然一次也没有。”

  朱晓君等社区工作人员寻找原因,发现老居民搬家、没有人喂食后,流浪猫就开始慢慢减少,而今年年初垃圾分类、直运开始后,流浪猫更大大减少。“至少减少三四成吧。”朱晓君提供了一个保守的数据,感觉十分显著。

究其原因:垃圾桶“闭嘴”,断了流浪猫“粮道”

  垃圾分类、直运目前在杭州仅试点展开,比如上保社区、朝晖小区、闸弄口街道兰苑社区等数个小区。不过记者走访后发现,这几个小区和上保社区一样,明显感觉到流浪猫的减少

  实行垃圾分类后,垃圾桶全换了新的塑料桶,很多社区都配了1-2位垃圾分类监督员,十分敬业地在垃圾桶附近指导垃圾分类。“监督员盯得很牢,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都单独分类,还盖上盖子。这样一来,流浪猫们想在垃圾桶找剩饭吃就行不通了……”兰苑社区居民王大伯告诉记者。

  而在朝晖小区,城管工作人员陈先生说,垃圾集中清运后,流浪猫“不太有见到”:“往年流浪猫都在两三个小区之间走动,它们不穿大马路,都在小路上徘徊、找食物。每天都能看到十来只,不过最近几乎绝迹了。”

  流浪猫去了哪里,陈先生说,城市垃圾集中处理后,流浪猫有可能渐渐向城郊结合部迁徙了。

专家详解:流浪猫没有食物,就会自动节育

  垃圾分类后,为什么却有这样“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

  “有机垃圾比如莴苣笋皮、笋壳等减少,老鼠数量就少了,流浪猫很少吃素,它们多以老鼠为食,老鼠数量一旦减少,流浪猫没有食物,就会自动‘节育’。”张旭动物医院院长张旭说,缺少食物的流浪猫,会自动减少它们的发情概率,这样一来,流浪猫的繁殖就不再泛滥;另一方面,流浪猫为了寻找食物,一天可以行走10-20公里,它们会渐渐往有食物的地区转移。

  “可能会导致流浪猫的一次大迁徙,” 张旭动物医院院长张旭和杭州动物园专家江志不约而同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前几年杭城流浪猫显著增加,而垃圾分类后,流浪猫必须去别处寻找食物。”

  江志说:“流浪猫狗确切说是野生猫狗,在城市里有少量流浪猫是正常的,人类和野生动物毕竟在共享这个地球。”而如何解决流浪猫数量越来越大?绝育和收养并不是好方法,“野生猫也是一条生命,绝育并不人道,手术和术后护理困难,有死亡的可能性,此外成本也太高,操作性差。”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民生 a0006 垃圾桶“闭嘴”,流浪猫自动“节育” 2011-12-22 2271251 2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