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本地新闻·民生

今年前11个月,杭州717名党员干部受处分

造房子和药瓶子,仍是问题常发区

明年要探索“电子问政”、“三公”经费公开

  本报讯 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效能亮剑、公述民评、问责制度……今年,杭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动作频频。

  打造“廉洁杭州”的重拳究竟有多给力,昨天举行的杭州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通报会给出了答案:今年前11个月,杭州共有717名党员干部受到处分。其中,地厅级干部1人、县处级干部13人、乡科级干部46人,开除党籍206人,165名党员干部被追究刑事责任,通过执纪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59万元。

  此外,造房子和药瓶子都是问题常发领域。今年杭州市纪委在这方面也毫不手软:建设工程领域,今年以来通过滚动排查新发现问题391个、新整改问题678个。

  在药瓶子问题上,杭州市纪委组织开展了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大检查,查处13家医疗机构的乱收费行为42项,涉及金额107.86万元。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叶明在通报会上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近5年来,案值超过100万元的案件分别是13件、14件、20件、22件和17件,特别是许迈永案件,贪污受贿加起来2个多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严重损害了杭州的形象。

  明年,杭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探索实施“电子问政”,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民主监督渠道,发挥好96666效能投诉中心和民情热线的作用,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网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平台。此外明年,杭州市纪委还将继续探索实施财政预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等措施。

  本报记者 逯海涛

  本报通讯员 翁赵力


钱江晚报 本地新闻·民生 a0006 造房子和药瓶子,仍是问题常发区 2011-12-22 2270707 2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