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3版:读书

身前:辗转在战火中的译者

  十年

  朱生豪译莎

  艰难岁月

  皓首穷经

  我们高中语文教材里莎剧片段,用的就是朱生豪的译本。

  在莎翁的光芒之下,很多人显然忽略了这位译者。

  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生于嘉兴东米棚下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十几岁时,作为中学生的朱生豪开始接触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此后近20年的人生中,他几乎以殉道的精神投身到了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当中。

  当我们回望那些辗转奔忙的岁月,那个年轻人虽然多病羸弱,却为人们留下了青衫磊落的背影。

  1924年就读于秀州中学期间,朱生豪开始接触包括莎士比亚在内的中外文学名著,并在校刊《秀州钟》上发表了论文、剧本和诗歌。由于在中英文方面的优异成绩,1929年中学毕业时,朱生豪被保送进杭州之江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深造。

  大学期间,在词学大师夏承焘的指点下,朱生豪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吸取了丰富的文学营养,打下坚实的中文功底,他还涉猎大量的外国名著,雪莱、济慈、拜伦等那些热情奔放、渴望光明的篇章,深深地激起了他的共鸣。

  1933年大学毕业,朱生豪到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1935年是上海的“翻译年”,各书店竞相出版外国文学,世界书局决定出版莎士比亚全集。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原是秀州中学老师,他很了解和赏识朱生豪。在他的力主下,书局与朱生豪签订了译莎合同。不到一年,第一本译作《暴风雨》就已脱稿,到1937年夏,朱生豪已经译出了莎士比亚的大部分喜剧。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被迫半夜逃离住所,已交给书局的译稿均毁于战火。经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年后,朱生豪又回到上海租界区“孤岛”,在中美日报社任编辑,这段时间,他发表了大量宣传抗战的时政短论,并重新补译莎剧。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进“孤岛”并查封了中美日报社,朱生豪再次仓促离开,译稿也再次被毁。

  1942年5月1日,朱生豪与学妹宋清如结婚。1943年1月,他们回到嘉兴老家,从此闭门不出,把全部精力投入翻译莎剧的巨大工程中。在日寇统治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到两年,他译出了莎士比亚的全部喜剧、悲剧、杂剧和部分历史剧,还补译了在战火中散失的全部译稿,共31部半。

  超负荷的工作和贫病的煎熬摧跨了朱生豪原本就羸弱的身体,1944年12月26日,这个32岁的男人,在原本最富光彩的年龄,因肺结核、肠结核等并发症而抱恨去世。

身后:译本被选入高中教材

  莎士比亚的剧作一共37部,朱生豪在颠沛流离的9年里译完31部,去世时《亨利八世》译了一半,还剩历史剧5部半。

  最终以生命“殉道”,朱生豪这么做,值得吗?这个问题,可以由著名作家萧乾来回答。

  1942年,萧乾在英国伯明翰去参观一次莎士比亚外国译本的展览。他发现,在东方国家的译本中,最完整的是日本坪内逍遥的那套全集,除剧本外,还附有传记、年谱、研究专集等精装烫金数十册,洋洋大观。“紧挨着的就是中国:空荡荡的台子上,摆了薄薄的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译者田汉,中华书局出版……”在萧乾看来,就像是在一桌丰盛的筵席旁边放的一碟小菜。

  从展览会“赶紧溜出”的萧乾,一路在想:“一个国家的国力不仅仅表现在大炮军舰的数目上,也不光看它的国民产值多少。像世界公认的这样经典名著的翻译情况,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

  1947年,朱生豪除历史剧外的27部莎剧译本由世界书局出版。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国内多位优秀翻译家校订的朱译31个剧本,连同补译的6个历史剧及莎翁诗歌全数出齐,名副其实的《莎士比亚全集》终于问世。

  朱生豪译作传到海外,欧美文坛为之震惊,许多莎士比亚研究者简直不敢相信中国人会译出如此高质量的剧作。

  朱生豪译莎最大一项创举,便是把莎翁的诗体语言改用散文体译出。著名英语教育家许国璋认为,这并非是朱生豪偷懒,而是考虑到既便于舞台对白,又使观众易懂。“虽然没有用莎剧的诗歌形式,其译文却反而保留了原作的神韵,读起来似行云流水,如诗歌一样优美,远胜那些徒有诗歌之形实无诗歌之美的译本。”

  正因如此,他的译作,被选入高中的语文教材。

  在翻译家、原浙江省文联主席黄源看来,朱译莎剧不仅数量多,而且译得好,真正是“替中国近百年翻译界完成了一项最艰巨的工程”。


钱江晚报 读书 c0003 身前:辗转在战火中的译者 2012-02-05 钱江晚报2012-02-0500018;2318651;钱江晚报2012-02-0500023;钱江晚报2012-02-0500026 2 2012年02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