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4版:读书

“我的译文比梁实秋的漂亮”

  一桌一椅一枯灯

  朱生豪身上

  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投影

  在嘉兴市区禾兴南路73号,刚跳下出租车,一抬头,记者的目光便完全被一座现代风格十足的铜像所摄去。

  这座铜像的名字,叫“诗侣莎魂”——朱生豪与宋清如,一对患难情侣相互偎依,宋脸庞微侧,朱深情凝视,似在喁喁私语。他们双眸微闭,冥思、陶醉在某个久远的梦里,似乎与眼前这条车来车往、红尘滚滚的禾兴路毫无瓜葛。

  在这里,朱生豪故居门口,不时有人俯首,读出铜像基座上刻着的的一封朱生豪写给宋清如,却又未曾发出的信——“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的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又是何等有味。”

“我的译文比梁实秋的漂亮”

  眼前的故居,古朴、整洁,却是2007年按原样全新修建的。

  走进故居,迎面走来一位白发老人——他便是朱生豪69岁的独子朱尚刚,他是一家毛纺厂的退休工程师,也是朱生豪故居管理所的名誉所长。平日里,每天下午,他都会守候在这里。

  这是一幢砖木结构两层楼,座西朝东,总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由院子、东西向楼屋、偏屋和南北向小偏房组成。在故居大门口的砖雕门楣上,题写着“朱生豪故居”五个大字。朱尚刚告诉记者,这是原中国莎士比亚学会会长方平亲笔所书。

  透过玻璃,记者看到了展柜内朱生豪书信、手迹的复制品。仔细辨识那些俊秀的字体,记者看到了这些:“比起梁实秋来,我的译文是要漂亮得多的。”“莎士比亚能译到这样,尤其难得,那样俏皮,那样幽默,我相信你一定没有见过……”这是何等的自信。

  走上二楼,记者发现了有三间完全复原了当年状态的生活用房。其中,靠北的房间是餐室,布置非常简朴;靠南的房间,是朱生豪去世后宋清如居住的房间。

  只要到了这里,相信每个参观者的目光,最后都会集中在当中那个房间,集中在靠窗的那张木桌、那张木椅,以及桌上的煤油灯上面。

  没错,这正是朱生豪一部接一部翻译莎士比亚巨作的地方。

  “当时,这个房间是我叔叔朱文振的婚房,现成的家具都是我阿姨的嫁妆。当时叔叔一家远在四川,所以父母就暂时借用这个房间生活,并在这里完成了他大部分莎士比亚戏剧的译作。”朱尚刚说。1943年11月,他正是在这个房间出生的。

  1992年,朱生豪故居被嘉兴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筹划故居的修复和开放。不过,当时里面住了10户人家。直到宋清如1997年去世,都没有看到老屋的修复和开放。

  2005年后,朱生豪的故居才得以原地修复。不过,保留下来的故居范围仅为原朱家老宅的一半不到。

“译成莎士比亚,我将成民族英雄”

  朱生豪是兄弟三人中的长子。10岁丧母、12岁丧父,变故夺去了他的童年幸福,也使他经历了磨练。

  朱尚刚告诉记者,父亲生性讷于言辞,他曾在信中自称:“每年中估计起来成天不说话的约有100天,每天说不上10句话的约有200天。说话最多的日子,大概不至于过30句。”

  但是朱生豪动手写起来,却是笔下生花,极有文采。“每译一段竟,必先自拟为读者,查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耳,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他在信中写道。

  而且,民国时期的稿费标准不算高,文人没有教职、编辑之类正职收入的话,多半比较困顿。而且朱生豪还身患肺病。一家三口,只得依靠微薄的稿费、一点房屋的租金,还有宋清如帮人洗衣的收入,勉强维持。

  “一次,有好友来告诉父亲,说有个之江大学校友当上了教育局长,建议父亲前去投靠。”朱尚刚说,“父亲脸色铁青,正色道:‘要我去为日本人做事,我还不如去我妈妈那里!’意思说,他宁死不愿投靠日伪。”

  为何情愿这般受罪?在给爱妻的一封信里,朱生豪写道:“你崇拜不崇拜民族英雄?舍弟说我将成为一个民族英雄,如果把Shakespeare译成功以后。因为某国人曾经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

  正是以“民族英雄”的自觉,朱生豪穷经皓首,投入译莎事业。

  “父母的一生,正体现了我国一代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朱尚刚缓缓说着,“他们正直、勤勉,具有出类拔萃的聪明才智,却常常在命运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他们执着、顽强,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而从不顾及自己的利害得失。”


钱江晚报 读书 c0004 “我的译文比梁实秋的漂亮” 2012-02-05 钱江晚报2012-02-0500019;2318528;钱江晚报2012-02-0500021;钱江晚报2012-02-0500022 2 2012年02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