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l0008版:临安生活

文章导航

他把爱心播撒在黄土地上

  一年前,浙江农林大学团干部俞以撒老师接到任务,只身来到山西新绛县挂职服务,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助力青年农民发展,温暖当地孩子的心灵,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倾注了全部的爱;一年后,当他准备返回浙江时,当地很多干部群众都对他恋恋不舍,自发到车站给他送行。

  初到黄土地

  他用真诚融入当地

  2011年1月,浙江农林大学辅导员俞以撒老师以团干部的身份,被选派到山西省新绛县团委挂职服务一年。

  新绛县是一个经济不发达、自然环境比较差的县城。俞老师的寝室是一间破旧的老宅,漏风的窗户、草席铺底的小铁床、快散架的桌子,没有电扇,没有网络,没有浴室甚至没有厕所。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想着自己肩上的重担,俞老师开始尽自己努力适应环境。气候干燥,就在房间的地板上撒水加湿;吃惯了米饭的他,也开始和大家一起吃面食、啃大蒜、吃大葱。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他一到新绛就加班加点,白天工作,晚上查阅资料,一个多月时间就深入走访全县八镇一乡三园区,走进农村、企业、学校,一对一访谈基层团干部400多人,了解当地青年新需求,很快就融入了当地,成为了一个实干的新新绛人。他的诚恳和实在,也让大家深深地喜欢上他。

  融入黄土地

  他用激情感染青年

  经过调研,俞老师发现新绛县的许多村里青年几乎都是离开学校后,就再也没想到过团组织,村级团组织也逐渐被淘汰消失。为此,俞老师编制了团组织工作手册,并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团务培训,通过建立QQ群,开通网络微博,开设网上贴吧专栏等,积极探索网络新媒体促团建。为激发青年创业热情,他还带领全县农村青年创业代表37人外出考察、积极参与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工作,发放小额贷款1000多万,激励青年走创业致富道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当地农村共青团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古交镇丁村原先主要劳力都是中年人,在团组织的引导和号召下,如今冲在前头的都是20多岁的小青年,大棚蔬菜生产规模增加了20%,农民同比增收31%。丁村的团建成果,还被团中央拍摄成专题片以作典型推广。

  服务黄土地

  他用爱心感动孩子

  新绛有一个曾经卖血泛滥的艾滋病患区,在一次走访阳王镇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的过程中,俞以撒认识了郭迅和尹南南两个艾滋病家庭的孩子,并从此和这两个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看到他们的第一眼,我感觉非常心疼,如果我的能力允许,我想一直帮助他们,直至他们完成学业。”俞以撒说。

  通过调研,俞以撒发现当地很多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佳人的关心和长辈的指导。为了帮助当地解决实际问题,俞以撒发动浙江农林大学师生开展了以 “大手拉小手,爱心助成长”为主题的活动。通过牵线搭桥,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的志愿者与当地留守儿童结对78名,全面展开结对帮扶活动。同时,浙江农林大学先后为当地儿童捐赠爱心物资四批、爱心捐款15000多元,其中价值20余万元的爱心图书1万多册已在当地建成了5个爱心书屋子。

  俞老师诚恳的态度、负责的作风、极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多干部群众的称赞。新绛县团委书记王全说:“他的脑袋里总是装满了新东西,他如同一股新鲜的血液激发了我们基层团组织的活力。我很荣幸,能有这样好的一位工作搭档。”

  在离开新绛县的那一天,新绛县东街逸夫学校的老师孙瑞霞来了,她带来了学生们为俞以撒老师准备的小礼物;当地的农民代表梁权来了,他一定要帮俞以撒那行李送上火车,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郭迅和尹南南听说俞老师要走,难过得掉下眼泪……

  这一切,都让俞老师从内心深处十分感动:“在过去的一年里虽然非常辛苦,但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和信任,我感到太值了。在这片黄土地上,我收获了最珍贵的人间真情。这一年,将让我受益一辈子。”   陈胜伟


钱江晚报 临安生活 l0008 他把爱心播撒在黄土地上 2012-03-16 2368819 2 2012年03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