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5版:读书

师生恋,抗婚约

  1938年8月28日,姜亮夫和陶秋英结为连理。此时,姜亮夫36岁,陶秋英29岁。即便按照现在的标准,两人也早进入“剩男剩女”的行列。

  1929年,当青春年少的才子佳人相遇在上海持志大学时,他们都不会想到这场爱情长跑如此旷日持久、艰苦卓绝。

  一个是博学多才的声韵学教授,一个是聪慧俊秀的女学生。姜亮夫指导陶秋英完成了《中国妇女与文学》的毕业论文,两人的爱情也水到渠成。

  但是,陶秋英的父亲早早为她订下了婚约。于是,这个新式女子为了抗婚,开始了跟封建家长躲猫猫的游戏。她从上海转战苏州,又从苏州逃到燕京(北京)。

  而此时姜亮夫一直在上海和云南辗转。两人的热恋期几乎都靠飞鸿传书。姜亮夫后来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有许多诗词至今虽已五六十年,有的至今我还能全文背出。”

  “思君整日千千度,独自无情无绪,痴对云山深处,细把行程数。”

  陶秋英的文学功底和少女情怀在一首首古典诗词中绽放出来。她还会翻新书写花样,有时甚至把字排成同心圆。

  然而,甜蜜没有持续多久。当陶秋英硕士毕业,不得不返沪时,再次被父亲逼婚。绝望痛苦中,陶秋英写信欲斩情丝,却被姜亮夫山盟海誓的回复感动。他用拜伦的诗句坚定陶秋英抗婚的决心:“我愿伊时刻在我的身边,如今、此后,一直到我最末的一天。”

  陶秋英则引用甘地的名言表明心意:“人类的尊严要我们服从一个更高的法则——精神力量。”

  这份精神力量让他们的爱情穿越时间,经受距离的考验。姜亮夫为了改变“穷教书匠”的境遇,一度去欧洲留学两年。在日机轰炸声中,他从法国飞回东北,从东北绕道香港,兜了半个地球,又绕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回到上海,与陶秋英结成伴侣。


钱江晚报 读书 c0005 师生恋,抗婚约 2012-05-13 钱江晚报2012-05-1300018 2 2012年05月13日 星期日